首頁 > 學術研討會 |
第三屆《臨床科研課題設計與實施》專題培訓
臨床醫學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臨床科研作為基礎,而我國的傳統醫學教育缺乏針對這方面的系統教育和嚴格訓練。為了滿足廣大臨床醫生開展科研活動的需求,針對臨床醫生在科研立項、基金申請、科研課題設計、科研思路、信息查詢、科研方法、臨床群體學研究、醫學統計、常用軟件、評價指標、論文撰寫、期刊評估、倫理學等各個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中華醫學會于2004年4月和9月先后兩次成功舉辦了《臨床科研課題設計與實施》專題培訓,培訓內容受到了專家及廣大學員的一致好評。為了將臨床科研方面的相關專題討論更廣泛、更深入、更持久地開展下去,同時為臨床醫生搭建一個互相交流和學習的科研平臺,中華醫學會將于2005年4月初在北京舉辦第三屆《臨床科研課題設計與實施》專題培訓。 會議時間:2005年4月1-3日 地 點:北京 報名費用:980元/人(含注冊費、學費、光盤、資料費等) 學分證書: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授予I類繼續教育學分。 網 址:http://www.cmednews.com 聯系人:劉春紅2005年2月1日前報名(以回執為憑),將獲贈24期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請正楷填寫報名表回執,并在郵寄信封上注明“科研培訓”,會務組收到報名表后,將寄送第二輪通知。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二OO四年十二月 主要內容簡介 1、臨床科研的創新性、科學性與實用性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與評審的關鍵點解析 內容摘要:如何申請國家研究基金,撰寫立項書中的注意事項,如何發現和評價醫學研究中的創新點,醫學研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醫學研究中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 2、臨床科研課題的產生與深入 內容摘要:臨床科研選題思路和策略、通過一些臨床科研課題實例,討論什么是臨床科研?臨床科研課題并不等于臨床問題;怎樣通過臨床積累發現問題,廣泛閱讀,產生“聯想”,深入思考,升華、提煉出“課題”;臨床科研課題產生和深入需要的素質;常見“誤區”的注意。 3、臨床科研項目如何與基礎研究有機地結合 內容摘要:科學研究的類型、基本流程、科研結果的預判性、當前人類疾病和功能基因研究的特點和趨勢、臨床科研和基礎科研的結合點、人類基因研究對臨床醫學發展的影響; 4、醫學科技查新系統方法與評價 內容摘要:醫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要點、如何快速了解某一研究領域的現狀及進展,如何選擇研究課題及研究方向,科研設計中的技術要點,如何建立科研的技術優勢,如何在醫學研究中尋找突破點。 5、藥物臨床試驗方案設計原則和注意事項 內容摘要:藥物臨床研究的分期、耐受性試驗、藥代動力學研究、I-IV期藥物臨床試驗的特點和原則、生物等效性研究、多中心臨床試驗、臨床試驗中的統計學原則。 6、臨床醫生如何解決科研項目實施中的統計學問題 內容摘要:通過臨床研究實例,討論例數、率和構成比、RR和OR、均數和標準差的比例與數據分布的關系。通過實例討論,掌握臨床研究中應用這些基本統計指標的原則和方法,學會鑒別正確使用與錯誤使用的方法。 7、臨床群體研究設計與實施 內容摘要:分析和評價臨床研究方法學的演變過程,介紹臨床研究的基本過程以及每個環節的任務和重點解決的問題。介紹四種常用的臨床研究設計方案: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現況研究和隨機對照研究。介紹臨床群體研究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包括分組、研究對象的入選條件和排除條件、病例報告表的設計、變量清單和數據庫的設計、臨床研究項目的實施(組織管理)、質量控制等。 8、診斷性和治療性研究 內容摘要:介紹臨床診斷性研究的目標、常用設計方案和主要評價指標。介紹臨床治療性研究的目標、常用設計方案和主要評價指標。 9、臨床科研中倫理學問題解析 內容摘要:介紹臨床研究中出現倫理學問題的典型案例,目前國內外處理和解決臨床研究中倫理學問題通行的做法,與臨床研究倫理學有關的重要文件。 10、中英文論文撰寫和向國外期刊投稿的注意事項 內容摘要:醫學科研論文寫作格式、寫作要求、應注意的問題等內容。 11、解放軍301醫院優化科研管理經驗交流 內容摘要:科研計劃管理、科研課題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以及成果轉化、科技合作、科技信息管理以及科技檔案管理等內容。主要授課專家簡介 樊代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科主任,全軍消化病研究所所長;發現4種新的胃癌抗原,研制成功10種胃癌單克隆抗體,創立3種檢查胃癌的新方法。西京醫院全軍消化病研究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批資助的全國醫藥衛生界唯一一個創新研究群體,經過三年卓有成效的研究,2003年評估又獲連續資助三年。 沈 巖 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分子遺傳學家。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所研究員,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與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牙齒涎磷蛋白基因突變導致遺傳性乳光牙本質。與北大醫院兒科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T型鈣離子通道H基因變異與兒童失神癲癇發病有關。與北大醫院皮膚科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鈉離子通道a亞單位SCN9A基因突變導致紅斑肢痛癥。 李光偉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1999年獲國務院有貢獻專家津貼。2003年獲中華醫學科技獎。組織參與完成的“大慶糖尿病研究”證明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可使高危人群糖尿病發病降低30~50%,此項研究被稱為世界糖尿病預防里程碑式的研究之一。現正在開展兩周胰島素強化治療使許多重癥II型糖尿病人在數月至數年內不需降糖藥物治療而血糖水平維持正常。 單淵東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臨床藥理研究中心主任 趙一鳴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 許培楊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協和醫科大學信息所研究員 翟曉梅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博士 鐘紫紅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編輯部副主任馬 良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科研處長
第三屆《臨床科研課題設計與實施》專題培訓報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