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為了探討急性結膜炎痊愈后淚膜的變化規律。研究者選擇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診,經常規治療在自然病程內痊愈的急性結膜炎連續患者56例(73只眼),并排除其他影響淚膜的因素,分別于痊愈后3、7、14、21、30 d行淚膜破裂時間(BUT)、角膜熒光素染色(FL)、基礎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 Ⅰ test, ST)及淚河高度測量,并與未發病眼對照比較。結果未發病眼BUT為14.72 s,痊愈后第3、7、14、21天, BUT分別為5.23、5.11、7.84、10.26 s ,第30天, BUT為12.74 s (P=0.122).未發病眼FL評分為2.26,痊愈后第3、30天, FL評分分別為3.02、3.53 (P=0.063、0.074),第7、14、21天, FL評分分別為6.23、7.92、6.37 (P=0.017、0.008、0.024)。未發病眼ST為16.30 mm,痊愈后第3、7、21天, ST分別為9.39、11.48、21.24 mm (P=0.025、0.040、0.012),第14、30天, ST分別為13.85、17.40 mm (P=0.082、0.104)。未發病眼淚河高度為0.62 mm,痊愈后第3、7、14天, 淚河高度分別為0.39、0.32、0.44 mm (P=0.008、0.015、0.037),第21、30天,淚河高度分別為0.53、0.58 mm (P=0.120、0.182)。可見急性結膜炎痊愈后可出現淚膜不穩定和暫時性干眼癥,治療急性結膜炎時充分考慮藥物對淚膜的副作用,減少不必要用藥可預防干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