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規定:兒科處方只能在醫院拿藥。 根據剛剛實施的《處方管理辦法》,所有的兒科處方只能在醫院拿藥,不得到藥品零售企業購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醫院發現,仍有部分兒科處方外流,保守估計至少有一成。 至少一成兒科處方外流 此次實施的《處方管理辦法》規定,兒科用藥要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一樣,只能在醫院拿藥,不得到藥品零售企業購藥。廣東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陳吉生副主任解釋,兒科處方的用藥要求比較高,用法和用量都直接影響病人用藥的安全,而患者在醫院拿藥,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用藥指導。 這兩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多家醫院兒科,看到兒科處方都已更換為《處方管理辦法》規定的綠色。兒科處方是否都在醫院取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一名兒科醫生說,他們使用的是電子處方,患者領到處方后是否去交費取藥可看得一清二楚,他說至少有一成的患兒家長沒有在醫院取藥。對于一些仍是手寫處方的醫院,患者是否取藥很難評估。但業內人士分析,全市來看有一成兒科處方外流是保守估計。 藥劑師也不知有此新規 有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很難采取什么手段限制兒科處方的外流,更多的是向患兒家長進行宣教。 令人遺憾的是,記者走訪了廣州多家醫院,均沒有看到與“兒科用藥需在醫院取藥”有關的任何宣傳、提示牌。在醫院里,記者詢問了不少就診的患兒家長,有約80%的人不知道兒科處方要在醫院取藥,有20%的患兒家長從報紙上獲得此消息。記者又問了多家醫院的醫務人員是否了解此規定,令人失望的是,有相當部分醫務人員都不清楚有此規定,也沒有接受相關宣傳、培訓,這里面還包括兒科醫生、藥劑師。 一位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解釋,兒科處方流失的原因,一是醫院的貫徹力度不足,二是新規定的執行需要一段時間緩沖,三是還需要藥店及藥監部門的配合,比如限制藥店銷售兒科處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