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創傷性上頸椎失穩的外科治療 【?2007-10-08 發布?】 臨床報道
AndersonⅠ、Ⅲ型齒狀突骨折和LevineⅠ、Ⅱ型Hangman骨折經保守治療可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手術治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盡可能減少融合節段,從而減少手術融合對頸椎活動度的影響。 創傷性上頸椎失穩指因外傷后寰樞椎骨折、韌帶撕裂或關節脫位等導致的局部穩定性不足,甚至功能異常,樞椎創傷性滑脫、齒狀突骨折、橫韌帶損傷、寰椎骨折及寰樞關節脫位等常見。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四月第四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2000年1月~2006年5月收治35例創傷性上頸椎骨折脫位患者。其中齒狀突骨折16例,寰樞椎脫位8例,Hangman骨折8例,Jefferson骨折3例。10例伴有神經功能障礙者脊髓神經功能按ASIA分級:C級6例,D級4例。除7例采用頸椎牽引及支具固定外,齒狀突中空螺釘固定術9例,經口前路松解+經口咽前路寰樞椎復位鋼板內固定術1例,C:.,椎間盤切除椎間植骨融合鋼板內固定7例,Apofix寰樞椎后路固定+植骨融合7例,枕頸融合術3例,寰樞椎后路經關節螺釘固定術1例。所有患者術后均行頭頸胸支具外固定3個月。探討外傷后上頸椎失穩外科治療的臨床效果。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骨科許建中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35例患者術后獲6-72個月(平均24個月)隨訪。33例患者經半年以上隨訪骨折或植骨獲愈合,未見內置人物斷裂或感染等并發癥發生。1例患者枕頸融合術后傷口積液,經擴創及換藥后8d傷口愈合。1例陳舊性齒狀突骨折患者行后路Apofix固定+異體髂骨塊移植術后,異體髂骨塊逐漸吸收,但無自覺癥狀。1例齒狀突骨折患者行單枚齒狀突螺釘固定術后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亦無神經癥狀。10例神經功能障礙患者中9例有不同程度改善。 因此可見AndersonⅠ、Ⅲ型齒狀突骨折和LevineⅠ、Ⅱ型Hangman骨折經保守治療可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手術治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盡可能減少融合節段,從而減少手術融合對頸椎活動度的影響。 /**/
更多關于 頸椎失穩 的新聞《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