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區分酮癥起病的糖尿病患者而言,A+β-、A-β-、A+β+及A-β+4組患者可分別對應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特發性1型糖尿病,成人隱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其基本病理生理為絕對或相對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謝紊亂,嚴重時常導致酸堿平衡失常。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月第2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根據胰島細胞自身抗體是否陽性(A+、A-)及β細胞功能是否保留(β+、β-)將以酮癥起病的99例糖尿病患者分成4組:A+β-組(17例),A-β-組(26例),A+β+組(10例)以及A-β+組(46例)。比較各組發病時的臨床特點、改良的穩態模型(HOMA2)指數以及出院6個月后的病情轉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方芳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4組患者在入院時及出院半年后的多項指標上均有顯著差別。 A+β-組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19.1歲,酮癥酸中毒復發率為29.4%,胰島素停用率為0%;A-β-組患者臨床特點類似于A+β-組,但一級親屬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對較高(38.5%vs17.5%);A-β+組平均發病年齡為44.5歲,伴有明顯的代謝紊亂,隨訪時間內酮癥復發率低(2.2%,與A+β-組相比P〈0.01),胰島素停用率高(50%,與A+β-、A-β-組相比P〈0.01);A+β+組臨床特點類似于A-β+組。 因此可見就區分酮癥起病的糖尿病患者而言,A+β-、A-β-、A+β+及A-β+4組患者可分別對應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特發性1型糖尿病,成人隱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