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澳門地區耐藥結核病的流行趨勢分析 【?2008-01-24 發布?】 臨床報道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與1996至1999年澳門地區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比較,獲得性耐藥率和獲得性耐多藥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6.04和7.47,P均〈0.05),但初始耐藥率和獲得性耐藥率高于2004年第3次全球多國耐藥監察結果,仍處于高耐藥水平,尤其是耐多藥率較高的問題,應引起重視。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6月第6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選取近5年澳門地區新發結核病患者及復治結核病患者結核分枝桿菌分離株進行4種抗結核藥物(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乙胺丁醇)的耐藥性測定。分析中國澳門地區2001至2005年結核病的耐藥情況。 澳門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結核檢驗部門張淑華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1460株結核分枝桿菌的總耐藥率為16.2%(236株),其中初始和獲得性耐藥率分別為15.0(203/1357)和32.0(33/103);耐多藥率為3.2%(47/1460),其中初始和獲得性耐多藥率分別為2.3%(31/1357)和15.5%(16/103);4種抗結核藥物的耐藥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異煙肼(11.5%)、鏈霉素(9.5%)、利福平(3.6%)、乙胺丁醇(2.5%);耐1種、2種、3種和4種藥物的初始耐藥率分別為9.9%、2.9%、1.0%和1.2%,獲得性耐藥率分別為12.6%、3.9%、8.7%和6.8%。近5年新發和復治患者的耐藥率沒有上升趨勢(χ2值分別為0.27和0.03,P均〉0.05);不同性別和年齡組間初始耐藥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5.7,P〉0.05)。 因此可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與1996至1999年澳門地區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比較,獲得性耐藥率和獲得性耐多藥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6.04和7.47,P均〈0.05),但初始耐藥率和獲得性耐藥率高于2004年第3次全球多國耐藥監察結果,仍處于高耐藥水平,尤其是耐多藥率較高的問題,應引起重視。 /**/
更多關于 結核病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