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裝備業自主研發勢頭強勁,瓶頸仍待突破 【?2008-05-20 發布?】 臨床報道
作者:Humphrey Huang
前言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制造大國卻不是一個制造強國。“大國”與“強國”的區別在于其是否擁有核心的制造裝備技術。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均與大型成套裝備的制造密切相關,他們是高端商品得以生產的技術和物質保證。
科技部辦公廳調研室撰文明確指出:裝備制造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技術水平的重要體現。面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新形勢,只有在裝備制造業自主知識產權發展上占據優勢地位,才能始終贏得和保持發展的主動權,從而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更為有利的戰略地位。全面、系統地了解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展現狀和主要問題,制定和實施加快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因此,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毫無疑問的是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而決非其數量。與裝備業尖端的數控技術、光機電一體技術相比,制藥裝備的技術遠沒有那么復雜,不少設備還與食品裝備通用。就即便是這樣的裝備,國內藥機界幾經發展,仍與國外同類設備存有相當的差距。
但成績畢竟是第一位的,為此,筆者在國內著名的ChinaPharm舉辦期間,走訪了活躍在國內藥機界較大的幾家企業,他們中大部分為合資或獨資企業,關注點也各不相同,或許他們的成功能給國內企業帶來些幫助。
全面起動高端裝備制造業
2007年6月,北京。一個并不起眼的發布會內容引起了海內外眾多媒體的關注。會上,我國華能玉環電廠公布了其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運行半年后的技術指標。敏感的海外媒體注意到:作為中國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這些指標意味著中國已經成功掌握當今世界先進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在這條新聞背后的一個更大事實是:作為一國綜合工業實力、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裝備制造業近年來的堅實步伐和嶄新發展姿態,正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對國家而言,顯著成績源于一個逼人的定理:一國的現代化不可能用錢從國外買來。裝備中國工業的重任一定要由自己的裝備工業來擔綱。數據顯示,裝備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脊梁,其各項經濟指標占全國工業的比重高達1/5至1/4。而作為高新技術的載體,信息技術、核技術、空間技術等,無一不通過裝備制造業創造。
2006年,國務院轉發了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意見對創業自主創新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關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今年7月24日的介紹中證實:自2006年國家關于振興裝備制造業有關政策出臺后,發電、數控機床、石化、醫藥等重大裝備技術水平和國產化率穩步提升,帶動了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共完成1650億元。通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速由年初的46.5%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52.4%,專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速由年初的4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52.7%。
在7月27日召開的2007年機械工業發展趨勢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介紹,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平穩高速發展,下半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今年1~6月,機械工業總產值在去年同期接近30%增速的基礎上高開高走,各月同比增速都超過30%。至此,自2003年年初以來,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月同比增速已連續54個月保持在18%以上。在生產持續高速平穩運行的同時,機械工業的地區發展比較均衡,主要產品穩步增長,行業經濟運行質量較好。
具體到制藥裝備,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2007年1-6月,我國共出口包括食品和藥品使用的罐裝設備共4821套,出口金額超過3000萬美元;其他類型的灌裝、包裝單機10.6萬臺,金額4000萬美元;其余容器裝封、貼標簽及包封機;飲料充氣機等31萬臺,金額1200萬美元。同期的進口額分別是:175套,9900萬美元;541臺,4800萬美元;2124臺,3580萬美元。雖然從數量來講,進口產口在質量上仍遠高于我國企業的出口水平,但同比、環比分析不難發現,我國制藥和食品裝備企業的出口勢大大好于以往年份,呈現出“大干快上”的喜人局面。在國內銷售的情況仍然令人鼓舞,6月份共銷售約5.4億元人民幣,比5月份高出35%,是去年同期的2.6億元人民幣的107.6%。綜合而言,今年的銷售勢頭無論是國內還是出口都呈現出后GMP時期的最佳狀況。但在這成就的背后,產品質量與筆者此前文章中多次闡明的情況一樣,國內廠商所存在的仍舊是“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畸形、自主知識品種稀缺”等老問題。新時期仍是老問題,而老問題仍無新辦法。
國產藥機強勢進軍北美市場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開放不久后的日子里,那個時候完全是日本、歐美的產品“橫行”中國。沒有人能夠本相信中國的家電產品有朝一日能進入美國本土市場,更無需說能決定全球家電市場的價格走向?今天,誰會懷疑10年后,美國包裝市場上或將大量使用來自中國制造的包裝機械?開放的中國不斷地創造著令世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奇跡。
中國食品包裝機能否打開美國市場,一方面與中國包裝機械的技術水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美國包裝機械市場的形態有關。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自由化市場,美國包裝機械制造商“兩極分化”現象明顯。以檢測試備、打碼裝置為代表的小巧精致的電子產品在美國發展得欣欣向榮;而以熱收縮包裝機、裹包機和封箱機為主的通用型包裝機械也占有相當比重;以灌裝機、貼標機、封蓋機為主的大型包裝機械生產線,美國基本上已經不生產,市場幾乎全部為進口設備、特別是德、意廠家生產的設備所占領。
通過模仿、引進技術和資金以及全球化采購等方式,中國包裝機械制造水平和工業設計水平得以快速發展。今天中國的包裝機械制造企業很容易通過全球化采購獲得一些關鍵零部件,從而迅速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和可靠性。用這辦法迅速提高本國裝備水平在上世紀的日本、臺灣和韓國都曾有過,并獲得了成功。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裝備制造企業正在沿著這一快速通道迅速成長。
如果說在高速灌裝機、貼標機、裝箱機和機械手等設備上,中國制造的機械還無法同德、意、日產品競爭,那么在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上,目前中國生產的很多包裝機械,已經可以滿足美國市場的要求,并最有可能在短期內獲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一些通用型的包裝機械,如熱收縮包裝機、裹包機、灌裝機、貼標機、封箱機、真空包裝機、稱重/裝填/封口機等。
中國制造的產品成本不到美國產品的一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低廉的價格是中國包裝機械進入美國市場最好的敲門磚。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一些美國公司在中國進行貼牌生產,生產出來的部分產品出口美國市場,與此同時,一些中國包裝機械制造商和產品制造商也開始通過互聯網努力尋求海外市場,廣東和江浙一帶的企業對此表現出更多的熱情。這一點從每年不斷增長的參加美國包裝展的中國企業數量上也可以得到印證。一些包裝機械廠已經從出口中獲得很大收益,如廣州達意隆把今年定為公司的出口年,在廣州的SINOPACK展覽上,公司董事王忠先生介紹說,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已經完成出口額600萬美元;而另外一家生產灌裝機的企業蘇州華宇飛凌的老總趙志新也介紹說公司今年已經出口了200多萬美元的設備。
美國市場長期以來被我國企業視為最難啃的骨頭,拿到的美國的通行證,那么進入歐洲就可能事半功倍。事實上,沿海一帶的內外資大中型藥機企業不少老總在GMP認證行將結束之時,就早已暗中展開了新產品的研發,同時積極吸收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之處,走出了一條:仿制—吸收—改進—創新之路。
掃描業界精英,關注產品動向
經過GMP認證的黃金時段后,調整、適應的過程是痛苦和漫長的,實際上該過程也是市場洗牌的過程,勝出者必定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在前不久結束的ChinaPharm展會上,筆者記者隨機抽取了目前在國內較有知名度的展商,從他們對市場的理解、信心和經營理念當中,我們可以感到些什么。
奧星:是一家在中國醫藥行業有很高知名度的企業。公司總經理何國強先生介紹說:“十年前的奧星只有15個人,今天奧星已經擁有了近500名員工。可以說奧星是同隨著中國新一輪增長階段一同成長起來的。”據了解目前奧星已成為中國市場上最活躍和最重要的醫藥設備和材料供應商。
國藥龍立:集團成立9年來,作為高速壓片機生產商,國藥龍立集團已成為中國該行業最大的設備供應商。據張總裁介紹:“我們每年銷售高速壓片機年超過100臺,目前國內主要的片劑生產廠幾乎全部是我們的用戶,公司早在2004年的銷售額超過7,000萬。”
德國麥迪西(Mediseal):公司是KRBER MEDIPAK集團下屬企業,在中國設有辦事處。張美堯先生介紹說:“麥迪西在中國主要提供藥用四邊封塑料袋成型-裝填-封口設備和泡罩包裝機。我們的設備與食品用四邊封設備有極大的不同,設計精度高、封口可靠,特別是裝填計量準確度非常高。
樂嘉文:是在中國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制藥設備和材料供應商之一。“堅持做主業,一絲不茍”是企業成功的秘訣。
琺瑪珈:公司主要生產高速數粒包裝線,定位于中國的中高端制藥企業,年平均銷售各類包裝生產線近20條,其中包括大量數粒線。
羅姆萊格(Rommelag):該公司早在1983年在中國就銷售了其第一臺Bottlepack三合一液體包裝設備。Bottlepack是一種成型-灌裝-封口三合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