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研究目的是探討血清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g)在監測宮頸鱗癌患者復發中的意義。方法采用對1999-2005年收治的72例宮頸鱗癌復發患者血清SCCAg水平與診斷、預后的關系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結果72例復發患者中,術后復發30例、放化療后復發42例,其中血清SCCAg水平升高者61例(占85%)。此61例患者中,20例在隨診中首先出現血清SCCAg水平升高而臨床及影像學檢查未發現腫瘤,血清SCCAg水平提前升高的中位時間為3個月,平均4.6個月(1~13個月)。72例復發患者中,45例患者無任何臨床癥狀,僅因血清SCCAg水平升高或常規隨診發現復發;27例患者有癥狀,其中單側下肢水腫或疼痛15例,陰道不規則流血7例,出現遠處轉移相關癥狀5例。細胞或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復發者33例;臨床及影像學檢查結合血清SCCAg水平診斷復發者39例,其中29例僅依靠血清SCCAg水平升高及影像學檢查即診斷復發。72例復發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11個月,平均生存時間為23個月(2~62個月),總的3年生存率為25%,5年生存率為19%。單因素分析發現,初治前患者血清SCCAg水平、病理分級、復發部位、復發后治療方式以及復發時、復發后治療中、治療后血清SCCAg水平對患者的3年生存率有明顯影響(P〈0.01);但20例血清SCCAg水平提前出現升高的患者與52例血清SCCAg水平未提前升高的患者相比,3年生存率分別為22%、2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761)。多因素分析發現,復發患者僅病理分級、復發后的治療方式是獨立的預后影響因素(P〈0.05);而復發部位及各種血清SCCAg狀態不是獨立的預后影響因素(P〉0.05)。由此得出結論血清SCCAg水平監測在宮頸鱗癌復發患者中的診斷及其對預后的判斷中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