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研究稱:亞洲男性出現脫發癥狀與吸煙有關 【?2008-06-30 發布?】 臨床報道
日前,一項研究發現,亞洲男性的脫發和吸煙有關,還與開始脫發時間、家族史有密切聯系。專家表示,目前男性脫發人數越來越多,而且愈來愈來年輕化。醫師協會一項調查表明,有60%的男性在25歲之前就開始脫發,30歲以前出現脫發的比例竟高達83.9%,其中脫發嚴重者又以白領、商業人士為多。 專家指出,脫發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除遺傳因素外,精神緊張、進食過多油膩與辛辣食物、熬夜等往往會加重脫發,或使脫發更早出現。如果僅在幾天之內發現掉頭發,沒必要恐慌。但是,如果每次脫發超過100根以上,或者一兩個月內持續脫發,就需要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造成脫發的因素很多,可分為先天性脫發、外傷性脫發、男性型脫發、毛發周期性紊亂等類型,其中男性型脫發和毛發周期性紊亂為較常見的脫發類型,毛發周期性紊亂又稱休止期脫發,它是由內分泌引起的彌漫性脫發,它主要由腦垂體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口服避孕藥等因素造成的,另外某些化學藥品可能會引起脫發,如化療、抗抑郁劑、維生素A過量等。 一般來說,在人的一生中15-30歲頭發生長最快,隨著年齡的增長,頭發的生長速度逐漸減慢,步入老年后,隨著皮膚的老化、萎縮,毛囊數目逐漸減少,頭發會逐漸稀少;但如果一個人在中青年階段脫發明顯增多,這就可能是病態了。專家建議,如出現明顯脫發,又無法發現明顯原因時,應及時征詢醫生的專業意見,愈早尋求適當的治療,對脫發問題的幫助越大。 兩類常見脫發根源 專家指出,在男性脫發中最常見的是男性型脫發,又稱“謝頂”。一般來說,“謝頂”占就診患者80%左右。它一般由遺傳因素引起,脫發速度、范圍和嚴重程度由遺傳決定。因為性激素在青春期后開始分泌,所以發病通常在17歲以后,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和脫發程度也不斷增加。禿發常從前額角開始,逐漸向頭頂擴展。患者常伴有眉毛濃密、前額皮脂分泌多而發亮,最后形成一種特定的男式禿發模式。除遺傳因素外,精神緊張、進食過多油膩與辛辣食物、熬夜等往往會加重脫發,或使脫發更早出現。許多藥物也會導致頭發,如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砷劑等。 對于抽煙對“謝頂”的影響,研究者分析,吸煙可能破壞毛囊、導致毛細血管受損,使得滋養毛發生長的血液和激素無法到達毛囊。也可能是雌激素水平上升,削弱了雄激素的作用,而導致脫發癥狀更嚴重。 另一種脫發叫“斑禿”,占發病的15%―20%。表現為理發、梳頭時突然發生一片或數片面積脫發,不伴隨脫屑,嚴重者可發展為全禿。一般來說,斑禿多由工作緊張、壓力過大、睡眠不足導致。內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會導致斑禿。專家指出,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不要緊張,應積極尋找誘因,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和樂觀的態度,大部分患者能在祛除誘因后半年至一年自愈。 如何判斷會脫發 一般來說,頭發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每天掉70―100根,都屬于正常范圍,脫發還受季節因素以及情緒狀態影響,僅在幾天之內發現掉頭發,沒必要恐慌。但專家提醒,如果每次脫發超過100根以上,或者一兩個月內持續脫發,就需要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專家指出,一般認為男性更容易脫發,但實際女性也會脫發。因為女性體內也有雄激素,只不過其發病比男性晚,多在更年期前后出現,且程度輕。但如今,有相當多年輕女性青春期后就出現輕度的男性型脫發。一般來說,產后也會掉頭發,多在分娩后一個月。 燙染頻繁易導致脫發 專家指出,目前中青年男性出現男性型脫發的非常多,一方面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工作壓力和生活不規律也是導致脫發提前出現和嚴重程度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預防脫發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首先,每天睡眠不應少于7個小時,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否則會影響身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導致或加重原有的脫發。染發、燙發應掌握好頻率,一年別超過2―3次,兩者應有時間間隔。這是因為,燙發劑和染發劑都會對頭發最外層的毛小皮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導致毛鱗片的剝蝕、缺損,發內成分的流失,使頭發失去光澤、干枯易斷。另外,吹風機吹出的熱風會破壞毛干中的蛋白質,導致毛發中出現空洞,使毛發容易斷裂,也應避免。 洗發本身是不會導致或加重脫發的。洗發的頻率應因人而異,生活和工作環境很干凈,頭皮出油不多的人,可以每2―5天洗一次,而環境較臟或頭皮出油多的人可每1―2天洗一次,甚至每天洗1―2次。需要注意的是,洗頭時水溫不要太高。 頻繁梳頭不會促進毛發生長,相反,一些不正確的梳頭方式反而損傷頭發。有些人為了讓頭發蓬松倒著梳頭,會對毛鱗片造成損傷,從而導致頭發斷裂。應避免使用尼龍梳子和頭刷,因為靜電會給頭發和頭皮帶來不良刺激,最理想的是用木梳。另外,盡量不要在頭發濕的時候梳頭,因為這時頭發含水量大,毛小皮比較粗糙,發絲容易相互糾纏,如果強行梳理會導致頭發斷裂,損傷頭發。 /**/
更多關于 脫發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