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專家意見:毛細血管瘤何以“青睞”嬰幼兒? 【?2008-09-12 發布?】 臨床報道
孩子身上長出小紅疙瘩,不是蚊蟲叮咬,而是毛細血管瘤!專家指出,毛細血管瘤常出現在嬰幼兒四肢和頭面部,顏色鮮紅或者暗紅,明顯凸出皮膚表面,本身也凹凸不平且面積不斷擴大,用手摸起來溫度高于周圍皮膚,一壓則血色消退。 寶寶血管瘤幾天長一圈 1歲多的楠楠半歲時肘部出現一小片紅斑,用手輕輕一壓則顏色變淡,父母還以為是蚊蟲叮咬,擦了些藥膏。誰知半年來紅斑不斷擴大,近日更長得形如“紅蘑菇”,最終被醫生確診為混合型血管瘤。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科主任范義湘博士指出,血管瘤是由擴張、增生的血管組織構成的一類良性腫瘤,從剛出生的寶寶到兩歲的幼兒是毛細血管瘤頻頻光顧的重點人群。“大人小孩都能長,但小孩因生長發育旺盛,血液供應豐富,血管瘤擴大的速度很快,就像苔蘚一樣幾天一圈。”范義湘指出,夏天因孩子穿得少,既容易將毛細血管瘤混淆為蚊蟲叮咬的紅斑,但也容易被發現。“一是要和蚊蟲叮咬的紅疙瘩區分,紅疙瘩不會長大,二是要和胎記區分,按一下胎記不會褪色,但血管瘤顏色會變淡。” 核醫學治療不適合動脈瘤 血管瘤的治療以前通過外科手術切除居多,現在運用最為廣泛的方法則是核醫學治療,該方法簡單安全,對毛細血管瘤和靜脈瘤效果明顯,但不適合動脈瘤。治療時,在瘤子表面貼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磷32的藥物。由于血管內皮對放射十分敏感,會產生放射性炎癥,血管閉塞,因而使血管瘤因缺血而萎縮。 “磷32衰變時放出的β射線只有3至5毫米長,輻射范圍小,不會誤傷"目標"以外的人體組織,很安全。”范義湘說,不同年齡的患者貼藥持續時間不同。通常2歲以下的嬰幼兒在35小時內,一個月大的寶寶只需貼10個小時。 /**/
更多關于 毛細血管瘤 的新聞《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