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人類的祖先都是黑人? 研究稱膚色變化源于日照 【?2009-02-05 發(fā)布?】 臨床報道
巴西球員是黑人嗎?在看球賽時會有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但和來自非洲的那些球員相比,他們顯然沒有那么黑。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膚色?膚色對人類繁衍有什么意義? 人類的祖先都是黑人? “只要遺傳信息的一個編碼發(fā)生變異,就可以讓人由黑變白。”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膚色科學家基思??程說。這或許可以解釋人類的祖先都是非洲黑人,而后膚色逐漸變淺。這個突變之后讓人變白的基因,是他在研究斑馬魚時發(fā)現的。這種身上有黑白條紋的魚的基因,和人類有87%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它們的黑白條紋是來自黑色和白色的皮膚,而不是像斑馬那樣黑白的毛色。 發(fā)現膚色基因對基思來說純屬意外。他一直在用斑馬魚來研究癌癥,卻發(fā)現了斑馬魚的白色變種――它們沒有條紋,也就是說它們身上的膚色基因不能正常工作。這種斑馬魚的色素細胞比正常的斑馬魚小,而且數量也少,人類白化病患者的色素細胞也是如此,所以基思推測,控制人和魚膚色的是同一個基因。于是他開始了拯救“白化斑馬魚”計劃――讓它們帶上人類的膚色基因。要讓白化的斑馬魚長出黑色的條紋來,似乎該用黑人的基因?基思很慶幸當初沒這么做,因為黑人的基因太強了,斑馬魚承受不起。 他用的是歐洲人的基因,這個基因叫SLC24A5,它控制著斑馬魚和歐洲人體內的黑色素數量。基思推測,黃種人也具有自己獨特的膚色基因。“從我們的數據可以估計,歐洲人至少起源于1.5萬年前,并且迅速遷徙,遍布歐亞大陸。”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經歷更曲折,他們同樣起源于非洲的黑人,在遷徙到亞洲的過程中膚色逐漸變淺,但到達澳大利亞后,又變成黑色或深棕色了。 膚色變化源于日照 膚色的變化是對不同環(huán)境下日照的適應。“黑色素能夠防止皮膚被曬傷或者皮膚癌,但這并不是讓所有撒哈拉南部的非洲人都具有黑皮膚的全部原因,”基思的同事尼娜·雅布隆斯基說,“黝黑的膚色代代相傳,說明這個膚色特點在那種環(huán)境下,能夠增加人的生育成功率。”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白皮膚。理論很簡單,膚色是人類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結果。 不同的膚色是怎樣提高生育成功率的呢?人類繁衍的生理機制十分復雜,既要產生精、卵細胞,還要保證胎兒正常發(fā)育。這就需要兩種關鍵物質:維生素D和葉酸,兩者都與陽光照射密切相關。在人體內,維生素D要通過紫外線照射引發(fā)的光化學反應來合成;葉酸不能在人體內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但在紫外線照射下會迅速分解。它們對紫外線截然不同的反應,讓人體必須找出能同時滿足不同需要的途徑。為最大限度地保護葉酸不被分解,同時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每一個人群的膚色都因所處環(huán)境的紫外線強度而不同。“這是保證生產出健康后代的獨特方式。”尼娜說,“人體需要葉酸才能合成DNA;葉酸缺乏將導致不能正常產生精子,或者讓胎兒發(fā)育畸形。” 尼娜在研究膚色的同時,她的丈夫,地理學家喬治??查普林在11年間,對地球受到的紫外線輻射進行了3.2萬次測量,數據顯示了在不同經緯度、大氣濕度和云層分布的情況下,紫外線輻射的差異。把這些數據與不同人群的膚色聯系起來,這對夫婦繪制出了第一張體現不同地區(qū)居民膚色差異的地圖。“只要知道某一地區(qū)的紫外線的波長,這張地圖就能準確地告訴我們當地居民的膚色。” 膚色記載人類遷移史 膚色中不但隱藏著地理信息,也記載著人類的歷史,也就是人類陸續(xù)征服世界的歷史。 “毫無疑問,人類祖先的外表是黑色的,看,他們生活在300萬年前,”尼娜指著實驗室里一個南方古猿的頭骨說,“雖然它們的皮膚是淺色的,體表卻覆蓋著一層毛發(fā),就像現在的黑猩猩一樣。”但隨著腦容量的不斷增大,以及捕獵方式的多樣化,生活在熱帶的人類祖先需要一種能有效散發(fā)熱量、降低體溫的方式,于是體毛逐漸褪去,汗腺更加發(fā)達。人類的皮膚便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讓體內的葉酸分解。這樣巨大的生存壓力讓人類的膚色變黑,并在上萬年的時間里代代相傳。黑皮膚的出現是人類進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步。要合成黑色素需要人體內上百個基因協調工作,但大部分基因目前仍未被發(fā)現。 黑色素的作用并不是像篩子一樣把光線過濾,而是擋住某一特定波長的紫外線,使它不能穿過皮膚的毛細血管,分解血液里的葉酸。在11.5萬年前,當人類的祖先開始走出非洲,來到高緯度地帶時,那里的陽光十分微弱,黝黑的皮膚不再是一個優(yōu)勢,而是障礙,體內的維生素D無法合成。人的皮膚有時就像高靈敏度的天線,能夠根據信號的強弱進行微調。在上萬年的時間里,人的膚色不斷根據環(huán)境中的紫外線強度進行調整,維持微妙的平衡。 不過,黑皮膚的人要生活在高緯度地區(qū)也不一定變白。生活在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就具有黑色的皮膚,盡管在北極圈內陽光微弱,這得益于他們富含維生素D的飲食。 目前,人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擺脫了環(huán)境的限制。衣服、防曬用品能遮擋紫外線,各種交通工具讓長途旅行更加方便,而全球化帶來的各民族間的基因交流,也讓環(huán)境不再是膚色的決定因素。 /**/
更多關于 膚色 的新聞
《上海醫(yī)療器械批發(fā)》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yī)學會 | 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y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y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yī)療網留言
美迪醫(yī)療網廣告業(yè)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yè)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y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jiān)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y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jiān)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yè)執(zhí)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