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美國《時代》周刊評出本年度10大醫學突破 【?2009-02-20 發布?】 臨床報道
美國《時代》周刊于近日評出了2008年十大醫學突破,干細胞療法和個人基因組圖譜繪制等都榜上有名。 1.利用ALS患者的干細胞生產出運動神經細胞 今年7月,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即通過不需胚胎的新方法,從兩個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ALS)的老年婦女身上提取出干細胞,生產出了第一個運動神經細胞。此技術由日本京都大學科學家山中伸彌于2006年發明。通過使用在ALS患者身上生產出的運動神經細胞,科學家可在培養皿中觀察細胞的發育、衰退和死亡,以研究該疾病的進展情況。 2.炎癥是心臟病發作的“觸發器” 今年11月份,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鮑爾?瑞德科確認了心臟病中一個獨立且功能強大的風險因素,那就是炎癥。瑞德科的研究表明,膽固醇和脂肪斑仍是心臟病的主要“指針”,但炎癥可能同樣重要,起著關鍵的“觸發器”的作用。它可增加脂肪斑的不穩定性,使其更有可能破裂、阻塞血管,最后導致心臟病發作。 3.無疤痕手術 “自然腔道”手術正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之中。“自然腔道”手術是一種新技術,醫生可通過進入口腔、陰道和結腸等人體具有的“自然腔道”直接完成手術,無需在皮膚上進行切口。今年3月,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科研小組通過陰道成功為一名婦女進行了闌尾切除術。該技術對一些胃旁路患者也大有裨益。“自然腔道”手術并非完全不作切口,而是通過微小的切口穿過人體內部組織,如此可降低病患的疼痛感和感染風險,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4.基因組圖譜繪制走近大眾 現在,只需399美元和一些唾液,就能繪制出個人基因組的完整圖譜,并揭露其中隱藏的奧秘。23andMe等公司已開始了此項技術的成果轉化,該技術允許科學家從唾液提取DNA,對其復制并在90%%的已知遺傳變異中進行查找。這些變異則代表了從乳糖不耐受癥到前列腺癌等不同的特征或情況。科學家有望通過這些遺傳信息,預知人類可患疾病,以便及時進行預防治療。 5.引發早老年癡呆癥的新基因被發現 科學家于近期發現了4種可引發早老年癡呆癥的新基因,有望在臨床解剖之前,對此種病癥進行診斷。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基因或許與神經元的死亡相關。隨著疾病的不斷惡化,脂質斑塊和蛋白質纖維纏結將漸漸堆積在大腦中,不斷對神經元進行破壞,并最終導致其死亡。新發現的基因或可為科學家了解神經元如何保持活性提供幫助,并為未來的早老年癡呆癥治療奠定基礎。 6.五合一兒童復方疫苗上市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準了首個五合一兒童復方疫苗潘塔塞爾(Pentacel)的上市,該疫苗可用于嬰幼兒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嗜血性流感桿菌感染。潘塔塞爾已在5000多名嬰兒身上得以應用,接種的孩童僅出現包括發燒、注射處紅腫等輕微副作用。該疫苗采用4劑給藥方案:在2個月至6個月間接受3次注射,隨后在15個月至18個月間接受再次注射。 7.基因掃描探測乳腺癌 基因掃描已迅速成為了一種診斷和治療癌癥的有效工具。利用該技術檢測乳腺癌,可查明患者的哪些基因能最有效地對癌癥治療藥物赫賽汀(Herceptin)做出反應。赫賽汀適用于治療可釋放大量HER2的轉移性乳腺癌,通過聚光燈的檢測,可確定一個乳腺腫瘤樣本中含有多少HER2基因,這種基因越多,腫瘤越能有效地對赫賽汀的治療做出反應。此外,利用一種名為OncotypeDx的基因測試方法,還可確定乳腺癌復發的風險,并通過化療藥劑最有效地殺死一種特殊的腫瘤。 8.血液測試可確診唐氏綜合征 在嬰兒出生前確診唐氏綜合征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羊膜穿刺術,但此種方式具有極高的風險,可導致孕婦的流產率達到1/200。而新型基因測試方法可通過提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來確診嬰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由于少量的嬰兒DNA可進入母體的血液中,這種測試方法可檢測出母體血液中第21對染色體出現的三體現象,從而確診嬰兒是否患有相關疾病。 9.治療化療副作用的藥用貼片問世 今年9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準全球第一種經皮吸收的5-HT-3受體阻斷劑Sancuso(Granisetron,格拉司瓊),用于治療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這種藥用貼片借鑒了暈船貼的理念,可附著在皮膚表面連續釋放一定量的止吐藥物格拉司瓊,從而減輕患者的惡心、嘔吐等癥狀。一經敷用,可連續5天抑制反胃和嘔吐現象。 10.成人干細胞培育器官移植首獲成功 今年6月,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3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首次利用由部分成人干細胞培育而成的氣管為一名30歲的西班牙女患者實施了器官移植手術。手術中未使用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術后4個月病人身體也未出現任何排斥現象。這次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干細胞技術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有望徹底改變傳統的外科手術方式。目前這種移植方式仍處于試驗階段,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大規模投入使用。 /**/
更多關于 醫學突破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