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專家稱懷孕前做子宮手術會增加流產風險 【?2010-04-22 發布?】 臨床報道
王女士懷孕32周了,一家人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小寶寶誕生。可一天夜里,王女士突然劇烈腹痛,伴有出血,送到醫院后血壓也開始下降了,醫生診斷為“子宮破裂”。經醫院全力搶救,母親終于脫離危險,但孩子沒有保住。楊慧霞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近年此類悲劇屢屢發生,究其原因,就是孕婦在懷孕前子宮做過手術,其中以子宮肌瘤剔除術居多。楊慧霞呼吁:“育齡婦女懷孕前做子宮手術一定要慎之又慎。” 楊慧霞說,女性的子宮平時只有一個拳頭大小,但懷孕后體積會膨脹數百倍,因此如果子宮上面有手術留下的瘢痕,懷孕后局部就會非常薄弱,撐破的風險急劇增加。“就好比補過的車胎,氣打得太足了,就容易發生爆裂。”據介紹,近年來由此發生的子宮破裂,多為懷孕32—34周的產婦,因為未足月,胎兒的死亡率極高,且孕婦的生命也受到嚴重威脅。 隨著這些年健康體檢的普及,不少女性一做B超能知道自己是否有子宮肌瘤。“根據統計,大約20%的育齡女性有子宮肌瘤,是名副其實的常見病。”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朱蘭教授告訴記者。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往往非常緊張,一是擔心懷不上孩子,二是擔心癌變。朱蘭介紹說,子宮肌瘤一般不會癌變,是否需要做手術由肌瘤的大小、部位、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因素決定。一般來說,直徑在4厘米以上的肌瘤,才需要手術剔除,“因其有可能影響懷孕,另外在懷孕期間有可能發生紅色變性,導致疼痛、出血,增加流產幾率”。 據介紹,目前子宮肌瘤手術有三種方式:一是傳統的開腹手術,二是利用腹腔鏡的微創手術,三是經陰道的剔除手術。開腹手術由于在直視下進行,醫生縫合得往往比較到位;腹腔鏡手術近年來迅速普及,但對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每次剔除的肌瘤建議不超過5個,直徑在10厘米以下;經陰道手術對醫生的要求更高,每次剔除肌瘤建議不超過2個,直徑在7厘米以下。朱蘭表示,后兩種術式雖然屬于“微創”,但子宮上的創傷也一定不能忽視,因此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不適合做的就不能盲目操作。 最后,楊慧霞提醒,如果不得不接受了子宮手術,需要等半年以上的時間再懷孕。“即使懷孕了,也要提高警惕,出現腹痛、出血等癥狀,馬上就醫,千萬不要麻痹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更多關于 懷孕 流產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