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上23時,家住海口的孫先生在開啤酒瓶時,不慎割破手背上的靜脈血管。當朋友把他送到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時,因帶的錢不夠無法辦理入院手續,醫生不做手術。無奈的朋友跪下求助,直至醫院副院長出面,手術才得以實施,而此時已是孫先生入院后的第48分鐘,期間他一度昏厥在擔架上。此事被媒體報道以后,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關注。本刊也邀請該醫院黨委書記及相關醫院院長專家對此進行了探討。
特邀嘉賓:
肖勁遂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
譚申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
劉燕翌 北京朝陽醫院醫院管理研究室主任
王菊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肖勁遂:媒體不應該中傷醫院
關于本院見死不救的媒體報道,最早見于2005年5月17日海南《南國都市報》的第三版《帶錢不夠下跪也請不動醫生》一文,被多家媒體及網站經各自夸大其辭后轉載或以不同版本報道,事實被進一步歪曲。這在社會上造成極大的影響,大大損壞了我院醫務人員的形象,也導致社會各界抨擊我院,使本院社會威望受到明顯影響,門診就醫病人和住院病人明顯減少。
這一事件的真實經過是這樣的:傷者孫某在離就醫醫院僅1公里的酒吧飲酒,因開啟啤酒時割破手指,其朋友開車送到我院急診。急診值班醫師檢查了傷口后,立即加壓包扎傷口止血,并送到住院部由病房醫師在手術室為病人進行手術。病房護士接診后立即向正在進行急診手術的骨科值班醫師匯報,同時給病人進行術前準備、辦理住院及其他術前簽字手續,歷時約40分鐘。這時,一位醫師親自送孫某進入手術室并主刀進行清創縫合手術。
孫某就醫過程中,醫院并沒有耽誤治療時間。在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雖然要求孫某辦理住院手續,預交押金等,但是完全合情合理。而陪同者在聽到醫務人員要求交押金,辦理入院手續后,誤解為沒有交押金不給予手術。傷者和陪同者在病房大鬧,聲言要叫媒體報道,還破口大罵醫生護士。我院醫護人員在做好術前準備后,仍然送病人進入手術室進行手術,當時孫某并未辦妥入院手續。
《南國都市報》是第二天到醫院采訪的,但只采訪了傷者和其陪同人員,并沒有找醫院有關部門和醫務人員,也不找病區的其他病人了解核實情況,就草率成稿報道,其他媒體隨之報道。這些報道完全不符事實,是對真相的歪曲。一個手背皮膚、皮下組織割破傷出血,加壓包扎后完全可以止血,術前一定時間的準備,純屬正常范圍。醫務人員讓交押金辦入院手續完全是按照醫院的規定,這是我國醫院預付醫療費用的通行做法,并沒有錯。
為什么這樣的輕傷在診療過程中會產生醫療糾紛?媒體為什么不分青紅皂白自覺站在傷者角度去惡意報道醫院,把醫院醫務人員說成一無是處,值得深思。
醫護工作者理應集中精力去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更好的為傷病者服務。但不少醫護人員還有向傷病者收取醫療費用的職責。而醫護人員一旦問津醫療費用,就很易引起誤解,產生沒給錢不會給予很好治療的想法,進一步產生對醫護人員的偏見和敵視。
我國公立醫院的性質說法含糊,如果是社會公益事業,費用就應該由政府承擔,但是大多數公立醫院還需要自負盈虧。在這種狀況下,醫院收取各種費用是理所當然的。
很多醫院實行押金制度,也是迫不得已。大多數醫院時有遇到病人沒交醫療押金,治療后逃賬出院或拒付款出院的情況。我們醫院每年約有0.5%的病者沒付醫療費強行出院,其中外傷急診病人逃賬達到1%。現在各家醫院實行電腦收費,沒有押金,無法記帳取藥取物,醫護人員救護工作也難以開展。其實,大多數醫院在面對因貧困沒法付費治療的患者,還是盡己所能給予了救治。
80年代一個闌尾切除術500元到1000元,現在要2000元到5000元。醫療費用增長過快,已經導致越來越多的患者看不起病。但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的原因不在醫院本身,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醫療環境投入、醫療設備、服務項目增加、醫療用品及藥品價格提高,是導致醫療費用增高的重要因素。社會給醫院攤派,如各種贊助費用、宣傳費、參加活動費用、義診救災費用等,醫院又只能攤派到患者身上。
目前而言,除個別醫院政府投入較大,略有盈利外,大多醫院都是虧本的。這個虧損從何處補給?最終還不是攤派在病人身上。大多群眾,包括接收過醫院贊助的人在內,都總是錯誤的認為醫院有盈利、有剩余,其實醫院并沒有利潤。但是目前社會上多數人對醫務人員都有偏見思想,尤其是新聞媒體,把醫護人員當成“白狼”。
我國社會大環境已經使人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現在有人遇到困難,能伸出援手的人少之又少,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比比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要求醫療行業一清到底,一花獨秀,既不現實,也不可能。但不能因為這樣媒體就跟風誤解或惡意炒作,中傷醫院或醫務人員,而應該著重報道新聞事件的真實狀況才是媒體的職責所在,媒體對醫院及醫務工作人員的偏見應該糾正過來。
劉燕翌:
建立運行評價體系 規范國有醫院管理
此案例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涉及社會、法律、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復雜問題。首先是基本醫療和緊急醫療的定義問題,“見死不救”是多年來一直在討論的問題,“見死不救”的關鍵是“救”的定義,有些疾病如果采取最先進的方法與一般的救治方法會有很大的差別,明顯地讓每一個人都享受總統級的健康保健是不現實的。在許多國家都會產生對沒有救治希望的患者是否應繼續救治的爭論。救治的核心問題是費用問題,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醫療費用的高速增長,一般來講國家、社會、個人均應承擔個人健康的責任,但是各方都無法無限制地為這筆龐大的費用買單,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有些事情在理論上是應該做的,但在實際上是難以做到的,我們不能脫離現實,因此需要在法律上對基本救治進行定義,并規定政府、社會團體、個人在醫療基本救治費用上的法定義務。
與基本救治相對應的是緊急救治問題。同樣,緊急救治也涉及到基本定義問題,是一般的急診,還是危急患者生命的搶救,對救治的方法及措施的采取也需要界定。在一般情況下買賣雙方對質量與價格的認定是會存在分歧的,提供服務的一方會認為已經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了服務,但是消費者往往會認為浪費了消費者的時間。在醫療活動中,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使得患者難以理解醫院的行為,緊急情況的確定是隨時間、空間的不同而加以確定的,不可一概而論。例如,一個因感冒發燒40度的患者明顯比因感冒發燒38度5的患者緊急,但是比起心肌梗死的患者就變成了一般患者,即不同病癥讓急診,急癥讓搶救的基本救治原則。即使同為搶救,由于條件的限制及患者情況的不同也會區別對待,但是對于每一個患者、每一個家庭而言,每一個患者都是緊急病人,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個問題是社會信譽問題,我國現在還缺乏完整的信譽體系,對每一個公民的信譽狀況難以確認。每年因患者拖欠醫藥費而給醫院帶來的損失已是天文數字,有的已嚴重影響正常醫療行為的開展,一些有支付能力的人也會惡意拒付醫療費用,為保證患者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建立社會信譽體系是必要的。在國家難以承擔全部貧困群體緊急救治的情況下,建立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弱勢群體緊急捐助體系也是必要的,但是這需要國家法律、稅務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廣大社會群眾的支持,在財務上不僅僅是醫療機構的無私奉獻,而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就像抗洪救災,不能僅僅指望毛毯廠捐出毛毯,帳篷廠捐出帳篷一樣,醫療救助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加強醫院管理是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醫療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極為重要,大多數醫務工作者始終銘記醫務人員的天職,銘記從事醫務工作時發過的誓言,始終將患者的需要作為自己的使命,一心一意解決患者就醫時出現的實際困難。
目前醫患關系緊張,既有社會輿論、醫學知識普及等多方面的問題,也有醫院管理上的問題。但是醫院管理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因素,醫院管理者應該從自身可為的方面入手,切實加強醫院管理工作,改善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療行為,降低醫療風險,爭創人民滿意醫院。
此案例中,因住院費用問題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或患者的救治效果是明顯不應該的,例如急診室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止住靜脈出血,這種措施的采取就不會因其他原因而使救治延誤。另一點就是醫患溝通,由于患者不能判斷所患疾病的緊急程度及醫療救治基本程序,這也是醫患矛盾因素之一。醫療工作屬于服務性工作,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包括專業技術、溝通能力、緊急應對能力等)對工作質量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醫務人員的溝通能力及溝通意識也是需要通過培訓而得到加強的。
醫療機構結構及配置上也有其行業特點,配備較多醫務人員值班,將極大加重醫院負擔,而值班人員少,遇到緊急情況又難以應對,因此,一家醫院的應急體系運轉狀況也是評價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在一般情況下醫院應具備搶救病人的基本能力和遇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能力。
建立醫療機構管理評價系統,規范醫院管理行為,是醫療行業的另一個重要工作。目前我國尚沒有對醫院整體運行狀況的評價體系,甚至對醫院基本職能也缺乏定位,因此醫院管理的難度相應加大,院長的任期責任不明確,很多院長只能根據自身的理解開展工作,這也是造成目前國有醫院管理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譚申生:
信賴缺失是醫院衰敗的開始
醫院作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實行救死扶傷的特殊機構,社會賦予重任,人民寄予希望。但是總是有個別部門,個別人員置重托與希望于不顧,對上級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