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專門為中國醫院院長打造的培訓正在全面推行。引發這場培訓的是中國醫療衛生體制的變革與需求,培訓的內容是中國醫院的職業化管理。
中國的醫院正經歷著一場歷史性的變革,幾乎是一夜之間,公立醫院因為原來賴以為生的財政撥款的水龍頭驟然擰緊而被推到了市場的門口。
而從福利性事業單位到市場競爭主體的角色轉換,更意味著中國醫院的運行環境、行業規則、經營機制和服務理念等方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
來自醫院變革的進程表明,醫院被推向市場的步伐比人們想象的還快。而在這場重新洗牌的游戲中,那些技而優則仕的中國醫院院長們似乎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誰都承認,醫院管理是一門復雜的專門科學,管理者綜合素質的高低已經成為醫院興衰成敗的關鍵。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醫治這些技術院長們的市場不適應癥?
醫院管理專家們提出:要從根本上解決醫院管理問題,就必須要從衛生管理教育開始,讓院長們掌握系統的經營管理知識。
變革與需求催生市場,于是,培訓應運而生。
培訓到底能帶來什么?
本刊記者 符策慧
“我經常感到十分困惑和煩惱。用什么方法對全院
職工進行考核評價和激勵,使他們拼命干工作?如何進行經營管理,理好財,把醫院收入抓上去?怎樣才能讓患者滿意,吸引更多的病人……”
康華在擔任云南省開遠市中醫院院長的時候經常面對這樣的苦惱。
由于醫院地處西部,自然環境、大環境的開放程度都很受限制,主要依賴政府的資助,但是資金條件根本沒法和大城市或者發達地區相比。康華在平時工作當中,“以埋頭實干、苦干作為工作方法,進行醫院日常管理。”這樣做下來以后,他發現結果是投入的精力不少,苦力沒少出,成效卻不見大,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空余時刻,他也注意學習一些經營管理知識,但這樣的學習零碎散亂,不成體系,而且這些知識無法和現實建立確實的聯系,無法參照經驗式的東西,學習效果甚微。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康華到北京參加了“天使工程”醫院院長管理培訓班。這是一個衛生扶貧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國務院扶貧辦公室、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的項目,重點針對西部地區,為西部醫院培養管理人才。
“我感觸頗深,很多困惑已久的問題的癥結,一點一點地清晰起來。”雖然只是一個短短十多天的培訓,康華感到頗有收獲,似乎在一團亂麻中找到了線頭,他的困惑找到了切入點。“我相信經過消化吸收,再多加學習,那些每天充斥于頭腦、揮之不去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我明白了,一個在今天謀求生存發展的醫院,要懂得怎樣發揮自己的優勢,尋找市場空間,同競爭對手進行競爭;要打破平均主義的分配體制,建立起了多勞多得的分配體制,激勵全院職工的努力工作;要建立院科兩級成本核算管理體制,以有效降低醫院經營成本;以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為手段,以特色專科優勢作為突破點,搞好服務創新。”
培訓結束后,康華回到醫院,一方面在已經打下的基礎上加強管理知識學習,另一方面他試圖打通理論和現實,把他掌握的知識和醫院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以新的眼光分析了醫院和當地醫療市場的情況,重新形成對醫院內部運作組織結構調整的整體思路,并逐步開始實施。
經過這樣的一種經歷,康華感慨地說,“作為一個21世紀醫院的院長,應該具備MBA擁有的現代企業管理知識體系。”只有建立起這樣的一個體系,很多問題才會明晰起來,才會“落在實際工作中,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市場經濟企業運作理念,進行現代醫院經營管理;建立一套好的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制度,以公平的績效考核體系和有競爭力的激勵機制,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果;按市場經濟運作的要求,加強醫院營銷建設,樹立醫院品牌、構建特色專科。在醫院總體建設中,要重視對市場的調研和分析,敏銳地把握市場脈搏,勇于創新,果斷決策,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方市場,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這不止是康華一個人的歷程,很多參加培訓的院長都表示,“知識上的支持比設備和資金支持更重要,影響更深遠。”進行醫院高級管理人員管理知識充電,雖然不像配備檢查和治療設備那樣能夠直接給醫院帶來經濟效益,但將改變醫院的經營管理理念,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從長遠來增加醫院的綜合收益。
一位院長用更堅實的例子來展示這樣的變化,他掌管著一家縣級醫院,服務對象是占全縣人口總數85%以上的農村人群。“我特別設立了普通病房的扶貧病房,對困難群眾減免手術費和住院費”,醫院設立了每月4000元的扶貧基金,符合條件的貧困者可以減免200到400元的醫療費用;對部分病種實行單病房費用限價制度,對單純闌尾炎手術治療的醫療費用總額最高650元,膽囊摘除術1300元;同時大幅下調各種費用,彩超和電子胃鏡下調20-40%,常用藥品價格較同級其它醫院下調10-30%。醫院還想辦法在院里開通了120急救電話,突出急救、骨傷科、肛腸痔瘺科等,在人員培訓和設備購置上也向這些科室傾斜。
“現代組織經營管理知識十分實用,對醫院建設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醫院在農村群眾心目中的醫療信譽明顯提高,診療患者較三年前明顯增加,床位利用率達到了80%以上,業務收入由幾萬元猛增到現在的140多萬元。”
在嘗到甜頭后,他接著開始著手準備建立醫院信息系統,雖然醫院的資金相對來說很緊張。
“多年來的院長生涯,使我深知現有的醫院內部管理模式的弊病。”首先是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藥品逐日消耗、收入日結單等都需專人負責,無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往往還會出現許多漏洞,比如重復采購,造成藥品積壓,甚至過期失效,消耗材料的積壓占用了流動資金,對醫院資金周轉造成影響。
“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可以理順信息流、物資流和資金流,進而充分分析和挖掘數據信息,從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他表示,以后要在成本核算、質量控制、工作任務量化指標等方面加強學習,即使沒有培訓的機會,也可以向兄弟醫院取經。
關于醫院管理培訓,對于培訓方式、內容、效果等盡管都眾說紛紜,存在有很多爭議,但是不可否認,醫院管理培訓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甚至成為醫院管理者必須的功課。
我國醫院在管理這個領域所面臨的現實是,絕大多數管理者是專家型,技術出身,沒有怎么接受過系統的管理教育。尤其是醫院院長,“專業做專家,業余當院長”這一業內流傳的說法實在是生動的寫照。他們要出專家門診,帶研究生,出席學術會議,還有很多在學術團體是重要人物,之余還要管理醫院,由于時間有限造成的視野封閉可想而知。
在這種機制性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培訓顯得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國內醫院經營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身管理水平落后,”河北省唐山工人醫院財務副科長鄭俊富參加了北大的中國醫院CFO財務管理高級課程項目后,表示培訓非常有必要。
在目前而言,培訓最大的意義不在于通過課程傳授知識,而是給受訓者提供了一個更高的體系性的思考平臺,以及將理念和現實聯系起來的方式。
“給了我們處理管理問題的一個基本思考框架,比如變革戰略、流程重組、人力資源和財務控制等。”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許海風參加了中歐與禮來合辦的醫院管理文憑課程,他表示把MBA教育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的課程模式是一種突破。
鄭俊富也表示培訓中講到的東西其實有些他也接觸過,但是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許多問題不是單一的,決非斷章取義就可以解決的,比如說規范財務流程,如果不考慮內控體系的信息化,是很難使其科學嚴密的。”他認為正是堅持學習了所有課程以后,才有了較為合理的想法,“也許這一想法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比較醫院現行的流程是有很大進步的。”
另一個大收獲是理論和現實的打通。很多理論,知識雖然都接觸過,也都懂得,“但是與實際結合方面卻苦于沒有方法。”通過培訓,尤其是案例分析,鄭俊富感覺思路清晰了許多,“覺得有畫龍點睛的意思。”
市場的悲喜兩重天
本刊記者 符策慧
雖然發展時間不長,醫院管理培訓市場正在變成巨大而且誘人的蛋糕。如果追溯起來,讓醫院管理培訓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市場的時間是2000年,而由于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醫院管理培訓市場呈現出爆炸性的發展態勢。
隨著醫藥衛生事業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醫療行業大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醫院間的競爭重點已從對病源的搶奪轉入到管理、經營理念的較量。與此同時,醫院的內部運作機制、管理模式卻相對滯后,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張國華教授的話說是,“醫療衛生領域,特別是大批的在職醫院院長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醫療行業變革劇烈、風云變幻的2000年,這樣的脫節開始嚴重而顯豁。
禮來、中歐聯手開山之作
最先涉水的是美國禮來公司。像禮來這樣早就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醫藥大鱷,其嗅覺無疑是很靈敏的。
“通過與醫院高級管理人員的交流,我們意識到中國的醫療保險行業正在進行重大的改革。中國在系統而又方便的現代醫院管理培訓課程方面有著極大的需求。”禮來中國總裁蕭凱仕回憶說。
禮來公司迅速把握住機會,決定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攜手共同開發適合中國醫院管理者的系列課程。
2000年,中歐醫院管理文憑課程應運而生。該課程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美國禮來公司、衛生部經濟研究所攜手創辦,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醫院管理學歷教育。來自中歐和部分全球頂尖商學院的教授和中國政府機構的權威官員共同參與,整個課程涵蓋醫院戰略制定、醫院財務管理、醫院人力資源、醫院市場營銷、醫療風險管理等10個模塊的內容,以及大量的商務模擬和案例分析。
這次醫院管理培訓的開山之作,同時也被視為是典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