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整理/許定河
衛生部1月7日在京召開了200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衛生工作,增進人民健康,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為總結2005年的工作和經驗,部署2006年的任務和措施,團結和動員全國醫療衛生工作者,為實現“十一五”時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貢獻力量。
2005年工作回顧
衛生部部長高強在會上對2005年衛生工作做了簡要回顧。他說,2005年,我國的衛生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城鄉公共衛生面貌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繼續改善。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威脅,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群防群控,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減少了疫病對公眾健康和社會的危害。我們緊緊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衛生事業改革發展,自覺把衛生事業置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之中,轉變思想,轉變觀念,轉變思路,轉變作風,以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研究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重點,努力做好2005年的工作,認真研究制訂“十一五”衛生發展規劃,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重大進展。
高強說,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較大的差距,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廣大群眾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反映還比較強烈。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努力開創衛生工作的新局面。
五個深刻認識
高強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衛生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新形勢下的衛生工作,必須把學習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各項衛生工作任務和要求上來;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銳意改革、加快發展,忠實為人民健康和和諧社會服務。結合衛生工作實際,全面領會和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要切實把握好“五個深刻認識”。一是深刻認識“十五”時期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改革與發展的信心。二是深刻認識我國衛生發展面臨的形勢,正視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三是深刻認識“十一五”時期衛生發展的總體要求、基本目標和指導原則。四是深刻認識“十一五”時期衛生發展的關鍵環節,把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認真研究并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作為重大歷史任務。五是深刻認識創新對于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和科教建設,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2006年十大工作重點
高強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衛生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推動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衛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006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監督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經國務院領導批準,衛生部疾病控制司更名為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將衛生部衛生執法監督司更名為衛生部衛生監督局。兩局共二百名編制,實行公務員管理。
今年,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部交付使用,應急救治體系建設項目即將完成,衛生監督體系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點應轉移到健全職能、落實責任、增強能力、提高水平、改善服務、轉換機制上來。一是建立健全崗位制度,明確各級各類公共衛生機構的職責分工,建立問責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轉變公共衛生機構服務模式和服務作風,變被動為主動,深入基層,開展工作。三是加強人員隊伍建設,開展技術能力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充實現場處置力量和農村社區力量。四是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完善公共衛生機構的經費保障機制和管理運行機制。五是健全各級各類公共衛生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制訂明確的考核標準,建立科學的考核評估機制。六是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建立暢通、快速、準確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完善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醫療救治信息系統和應急處置指揮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七是推進依法行政,加強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職業環境衛生等公共衛生監督執法,維護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二)進一步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一是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鼠疫、霍亂等重大急性傳染病的監測和處置工作,做好應對流感大流行的各項準備。二是繼續加強重大慢性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和流動人口的管理,提高免疫接種率。三是加強職業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四是加強重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五是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三)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今年的農村衛生工作重點,一是認真實施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鞏固和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網絡,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縣醫院建設。二是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醫療機構運行機制,規范醫療衛生服務行為,遏制農村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為農民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三是加強農村基層衛生隊伍建設。四是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今年將試點縣擴大到全國縣級總數的40%左右。五是繼續實施《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總結推廣各地農村初保工作經驗,探索研究新的農村初保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農村初保工作長效機制。六是以降低嬰幼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為目標,大力推行“降消”項目,擴大范圍,提高水平,增進孕產婦和嬰幼兒健康。七是大力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促進農村飲用水安全。八是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村容整潔,為保護農村勞動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積極貢獻。
(四)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主要措施,一是制訂實施社區衛生發展規劃。二是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加大政府投入,實行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政策,建立規范合理的收支管理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三是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城鎮職工醫保定點范圍,按規定報銷醫藥費用。推動社區首診制度試點,引導患者到社區就醫。四是加強以崗位培訓為重點的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傾斜政策,吸引醫學人才進社區。五是深化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部改革,實行定崗定編、全員聘用、公開招聘、崗位管理、績效考核、雙向選擇制度。六是發揮中醫藥作用,推廣應用群眾歡迎的中醫藥技術和民族醫藥技術。
(五)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我們對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研究,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但由于情況復雜,涉及多方的利益調整,整體方案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和完善。在國家整體改革方案未出臺之前,各地要積極探索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第一,各地市都應選擇部分公立綜合醫院,作為轉換運行機制的試點,建立平價醫院或平價病房,對平價醫院實行預算式全額管理,收入上繳,支出由政府核撥。第二,清理和規范公立醫院開辦的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和內容,對公立醫院開辦特需醫療服務要實行必要的調控和干預,用于特需醫療服務的病床數不得超過總床位數的10%,防止盲目擴大特需醫療服務規模,影響基本醫療服務供給。第三,公立醫院從事特需醫療服務取得的收入,除彌補醫療服務成本外,應建立醫療救助基金,用于解決弱勢人群的特殊困難。對于危重病人和需要救助的病人,要堅持先救治后結算的原則,絕不允許見死不救。屬于救助對象的,醫療費用通過民政部門救助經費解決;不屬于救助對象的,通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或社會捐助資金解決。
(六)加強醫院管理監督。今年,要在全國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主要內容是:第一,加大醫院院長的職責。衛生行政部門要明確下達醫院院長的管理目標和管理責任,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公立醫院院長的第一位責任,并嚴格考核。醫院院長要把提高醫療質量,加強科學管理,提供安全服務,控制醫藥費用作為當前管理工作的重點。對管理混亂,醫療糾紛不斷,群眾意見很大,或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醫院,要及時撤換院長。第二,規范醫務人員收入分配機制并嚴格管理。醫務人員收入不能同醫療服務收費掛鉤,堅決取締科室承包、開單提成、小金庫等違規行為。醫院要定期對醫療收費、醫療質量等進行自查,并將自查情況上報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并將檢查結果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第三,落實有效減輕群眾負擔的具體措施。第四,加強檢查監督。衛生部決定設立專門的醫療服務監督機構,會同各地建立對醫院的評價和巡查制度。重點巡查三級大型醫院,主要檢查醫院在規范服務收費、監督合理用藥、規范內部收入分配、提高服務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維護群眾利益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什么實際效果,群眾和媒體有什么反映等等。對執行不力的醫療機構要通報批評,直至追究領導責任。
(七)加強中醫藥工作。
(八)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調控、監管、管理和服務。政府衛生工作的基本職能是宏觀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宏觀調節,就是要通過制訂并實施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加上必要的行政干預,實現衛生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