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3月16日,在地級威海市成立半年之后,一個不起眼的鎮辦輸液器小廠———威海國營醫療器械廠誕生了,啟動資金2.5萬元。
20年,彈指一揮間。
20年間,伴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伴著地級威海市的科學發展,不為人知的小廠成長為總資產35億元、國內最大的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生產的企業。威高集團昂首挺立于世界醫療器械行業之巔。
探尋威高集團20年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創新伴隨企業發展始終。威高集團已成為威海、山東乃至全國自主創新的一面旗幟。
“驅使威高集團做大做強的源動力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促使我們必須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回顧20年的發展歷程,威高集團董事長陳學利這樣總結。
責任
———20年,威高因責任而卓越
人需要一種精神,企業的持續發展更需要一種精神做支撐。
“支撐威高發展的,是一種做大做強中國醫療器械的責任和使命。”陳學利說,帶著這一責任,威高集團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在每一次重大轉型中,都走在了同行業的前列。
威高集團20年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建廠至1997年,是威高艱苦創業的10年;1997年至2003年為發展期,威高逐漸走上了中國自主創新的舞臺;2004年至今為鞏固期,威高開始了向世界醫療器械強企的突圍。
三個階段,三次跨越。
從一個鄉鎮福利小廠起步,可以說,前10年,威高是帶著“為工人找活路、為國營企業找出路”的責任上路的。在建廠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威高相繼兼并了5家負債380萬元的瀕臨倒閉的鎮辦企業,當年就償還債務實現扭虧為盈。
敏銳地捕捉到當時剛剛興起一次性輸液器市場,威高用10年的時間,完成企業資本的“原始積累”。這一時期,威高靠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衛生材料等低端產品闖天下,構筑起了龐大的銷售網絡,為企業提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后,威高開始謀求騰飛———一方面穩固低端市場、一方面向高端市場進軍,加大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的轉移步伐,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醫療器械和藥品生產齊頭并進。
這一重大的產業調整轉移戰略,吹響了威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號角。
2002年,威高集團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心臟藥物涂層支架面世,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標準,徹底改變了心臟涂層支架長期被強生、波士頓等歐美企業壟斷的局面,將原來高達4000美元的進口價格一下子“拉”到了1200美元。
此后,威高的高端產品之路捷報頻傳:2003年,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產品研發成功。這種具有連續輸液、提高治療安全系數、減輕患者痛苦的產品,一舉打破美國一家公司壟斷市場的局面,市場價格不到進口的一半。
談及此,陳學利難抑心中的自豪:“責任和使命促使我們必須站出來與國際壟斷公司抗衡。有了我們的抗衡,跨國公司才不得不放棄暴利經營,由此惠及千千萬萬中國百姓。”
威高集團的宗旨是:“攜同白衣使者,開創健康未來”。威高的產品都是用來治病救人的,這決定了產品必須過硬,質量上不能有絲毫瑕疵。“威高必須對消費者負責、對病人負責。”陳學利說。
對社會、對病人的強烈責任感,決定了威高在管理上的科學、精細和嚴格。威高集團有一個著名的經營理念:10000-1=0。威高人這樣闡釋這一理念:生產的1萬個產品中,如果有1個有質量問題,對企業來說只是萬分之一,但對于患者來說就是百分之百,對企業的質量和信譽而言就是0。這一理念已深入每個威高員工心中,威高每年生產的數十億支各類醫療器械,不允許有一支次品進入市場。
因責任而卓越。威高集團“潔瑞”品牌獲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潔瑞”牌一次性無菌輸注醫療器械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潔瑞”商標被中國品牌研究院評定為“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榮登國內醫療器械第一品牌。
創新
———20年,威高在自主創新中崛起
日前,威高集團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合作,成功開發出聚乳酸基生物降解型一次性注射器,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威高集團,像這樣靠自主研發、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成果數不勝數:從最初的PVC材料到如今的非PVC材料,從配藥式輸液器、鋼塑插瓶針式輸液器到避光輸液器、卡片自毀式注射器、靜脈留置針,從耳鼻喉綜合診療臺、中心靜脈導管到系列骨科器械、藥物涂層支架……每一項科技成果,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這樣的成果,幾乎每一年都會在威高集團誕生。
威高的崛起,始于自主創新,成于自主創新。
“在科學發展的時代,惟有自主創新方能持久發展,惟有自主創新方能立于不敗,惟有自主創新方能搶占行業的制高點!”陳學利說,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自主創新是企業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出路。
其實,在創業之初,威高集團就確立了“開拓、創新、務實、鞏固”的發展方針。從那時起,自主創新之路就始終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
在向世界前沿醫療器械產品進軍中,威高集團確立了這樣的創新思路:借智借力,建設一流的研發團隊。
在多年的自主創新實踐中,威高集團培養了自己的一支強大的科研隊伍。但全憑一己之力,仍難以跟上市場的需要、企業的發展。怎么辦?為此,威高集團探索出了一條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市場化運作機制:你出專家我出力,讓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成生產力。
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決策得到市場的積極響應:1999年,中科院長春應用研究所率先與威高“牽手”,成立可降解材料研究項目組。雙方合作一年內,可降解材料產品就從實驗室進入了市場。威高集團由此獲取了源于高新技術的“第一桶金”。
此后,威高集團在以產學研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建大連威高生物技術研發中心,在生命醫學材料、生物信息、生物檢測技術、中藥現代化等領域邁出第一步;與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建立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威高研發中心,推動威高骨科產品的結構調整;與第三軍醫大學院聯合建立了西南醫院威高研發中心,為威高醫療器械提供強力科技支撐;與四川研發中心、青島研發中心、武漢研發中心血液中心合作開發血液凈化項目……
威高集團以共建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和中試基地等形式,構筑起了一條高科技產品研發鏈條,開創了企業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產學研聯合創新的具有威高特色的自主創新發展壯大企業之路。
自主創新需要人才的支撐。在與科研院所合作的同時,威高集團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開始產業化之前,威高集團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設立企業博士后工作站,聘請博士進站工作;請來哈工大的教授管理人力資源,請來國內著名大醫院搞臨床試驗的醫生進行生產管理……一批業界精英的加入,極大地提升了威高的整體素質,為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一批兩院院士積極支持威高的自主創新。
目前,共有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威高擔任研發顧問,推進了威高在國際前沿關鍵領域產品的研發。
20年的自主創新之路,威高在成就了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在國家創新體系和企業創新能力建設中擔當起重任。威高集團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威高集團成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成果產業轉化基地”和“國家級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被認可。
20年的自主創新之路,威高創造了豐碩的科技成果:3個產品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3個產品被列入國家重點火炬計劃項目,3個項目列入國家重點技術創新計劃項目,3個產品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開放
———20年,威高在開放戰略中突圍
今年1月9日,威高集團以轉讓旗下吉威公司控股權的方式,成為世界藥物涂層支架創新企業———新加坡柏盛國際的第二大股東。借助柏盛國際在介入式心臟病專科技術的領導能力,威高將成為亞洲醫療器材業的領導者。
威高此舉在業界引起不小的轟動:威高藥物涂層支架擁有國內約25%的市場占有率,何必再將蛋糕分給國外企業。
威高有著自己的觀點:用企業一個分公司換來世界頂級企業的股東,讓威高與國際市場緊緊地“綁”在了一起。此舉不僅可換取的技術支持,也為威高產品進入歐洲市場打開了通道。
這就是威高的遠見膽識和開放視野。在陳學利看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之下,企業要參與國際競爭,不可能坐井觀天、固步自封。在打牢企業自身根基的同時,必須積極走出去尋找國際合作,借此提高國際競爭力。
自2004年起,威高新的突圍,在參與國際合作的開放戰略中啟動,積極尋求與國際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合作,與國際強企結成戰略合作同盟。
事實上,與柏盛國際合作已經不是威高第一次和外資合作。在柏盛與威高以股權換技術合作之前,美國美敦力公司已經先行一步。去年年底,威高與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美國美敦力公司牽手,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獨家分銷美敦力及威高骨科產品。此次戰略合作,為威高骨科器械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2004年,威高股份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實現了威海上市工作的新突破。威高的成功上市,使企業融資環境大大改變。隨著威高的發展,此后威高先后兩次擴股再融資。
2007年3月2日,世界銀行與威高在北京簽署了2000萬美元的8年長期貸款協議: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為其提供長期融資,用于擴大威高股份現有的生產能力和擴大其附屬公司的多條生產線。
在參與國際合作的同時,威高在國內擴張的速度絲毫沒有減緩。僅兩年的時間,威高集團先收購兼并了山西華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加速向中國西部擴張;收購韓資企業———蘇州大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