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歷史必將永遠銘記這一刻。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受災人數最多、救災難度最大的一場地震災害,突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一帶。
剎那間,綠水青山變得滿目瘡痍,寧靜美麗的村鎮(zhèn)化作一片廢墟,數萬群眾被埋在瓦礫之中,數十萬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而就在這最危急、最緊要的關頭,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分秒必爭,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生命大救援。
震災發(fā)生后,新疆衛(wèi)生系統(tǒng)緊急行動起來: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抗震救災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領導小組緊急成立,各種應急預案緊急啟動;12支以三甲醫(yī)院與各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主,技術過硬、專業(yè)對口的醫(yī)療防病救援隊緊急組建;來自全疆各地衛(wèi)生工作者的請戰(zhàn)書,如雪片般紛紛涌來……
5月18日,由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自治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90名專家和護理人員組成的第一批新疆醫(yī)療防病救援隊,攜帶近30噸醫(yī)藥物資飛赴四川地震災區(qū)。
與此同時,7輛滿載著各類急救藥品、醫(yī)療器械的救援工作車也由新疆出發(fā),晝夜兼程趕赴地震災區(qū),新疆歷史上第一次對外省實施的大救援行動拉開了帷幕。
翻越雪山去救援 以最快速度趕赴救災一線,救死扶傷,嚴防疫情,是專機抵達四川成都機場后,新疆醫(yī)療防病救援隊所有隊員們的迫切愿望。
然而,救援的道路上卻充滿了艱難險阻。
按照四川省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統(tǒng)一安排,新疆救援隊的任務是趕赴茂縣實施救援。在災后有“孤島”之稱的茂縣在東北方向與震中汶川相連,相隔不到20公里,受災非常嚴重。茂縣農民群眾房屋倒塌達80%,全縣房屋100%受損,80%無法居住;從各個鄉(xiāng)鎮(zhèn)到縣城的交通全部中斷,途經茂縣的213國道中斷不能通行;余震與大風暴雨一直沒有停息,山體塌方與泥石流隨處可見;10萬多群眾受災,3萬居民沒有住所。
由于道路不通,茂縣部分山區(qū)居民已經出現斷糧,整個縣城缺醫(yī)少藥,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
“就是徒步,我們也一定要趕到茂縣!”救援隊總帶隊、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黨組書記殷宇霖代表新疆醫(yī)療防病救援隊向四川省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鄭重表態(tài)。
5月19日上午,救援隊乘坐貴州省交通部門志愿者提供的大轎車,由成都向西,經雅安、馬爾康、黑水繞行800余公里,向茂縣進發(fā)。
救援隊沿著當年紅軍長征走過的山路,翻越了海拔4200米的夾金山,海拔4174米的夢比山和海拔4773米的雅克夏三座大雪山。
在接近海拔4174米的夢比山山頂時,一輛車出故障了,而這時又突然下起了豆粒大的冰雹,十幾分鐘路面就積了至少20厘米厚的冰雹層;能見度也極低,救援隊陷入了險境。
緊張?zhí)幚硗旯收宪囕v后,大家又累、又冷、又餓、又困,可沒有一名隊員抱怨,因為大家都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早日趕赴救災第一線。
隨著海拔的不斷升高,隊員們的高山反應越來越重。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膜壓迫感強烈,大家都在咬著牙,默默承受著,堅持著。
一路上,全體隊員連著兩個夜晚都宿在車內,每個人只有一個座位的空間。三天的路途中,隊員們沒有喝上一口熱水,吃上一口熱飯。
經過連續(xù)51個小時的艱苦跋涉,救援隊終于在5月21日晚5時到達茂縣。當茂縣本地村民志愿者送來米飯和炒菜時,隊員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吃得那個香啊……
那一片圣潔的白色
新疆防病救援隊的指揮部就設在茂縣縣城的一片菜地里。地震損毀了茂縣的絕大部分房屋,這里的人幾乎都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條件異常艱苦。
當晚9時,茂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來到了救援隊駐地,將茂縣2個鎮(zhèn)、4個鄉(xiāng)的醫(yī)療救治與衛(wèi)生防疫重任交付新疆救援隊。救援隊總帶隊殷宇霖立即將救援隊分成六個小分隊,確立了隊長、副隊長,并做出了第二天一早出發(fā),分頭奔赴救災點的決定。
夜深了,救援隊員們才躺在帳篷里,這是三天來第一次能躺下睡覺了。
第二天,各救援小分隊以最快的速度分別抵達了各救災點。顧不上奔波的疲勞,沒有一刻的停歇,隊員們立即肩扛手背著各種治療設備與藥品,翻山越嶺,深入鄉(xiāng)村,迅速開展了救治傷病員的工作。
此時此刻,所有醫(yī)療隊員們只有一個心愿:快點再快點,盡快為災區(qū)人民實施醫(yī)療救助。
茂縣需要救治的傷病員很多,救災點的隊員們經常從早晨7時開始一直忙到深夜,工作強度非常大。很快,隊員們都到了勞累的臨界點,但沒有一個人要求休息,大家都在超負荷地工作著。
在茂縣,山區(qū)的村民住得都很分散,最多十幾戶在一起,最少的三五戶,最遠的村子距離駐地30多公里,道路上都是震碎的石塊,走起路來非常磨腳;山區(qū)經常出現大霧,能見度很低,伴隨著時常出現泥石流,給救援隊員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在蜿蜒的山路前行,有時候甚至還要手腳并用,幾天下來,隊員們雙腿都走得直打哆嗦。
待救援隊披星戴月返回到救災點時,大多數隊員一下癱坐在帳篷里,再也不想起來。
最初抵達茂縣的一個星期,是最艱難的時期,隊員們僅靠方便面充饑,靠雙腿跋涉。他們忘記危險、忘記疲勞,拉網式走遍了村寨的角角落落,救治了一批又一批傷員與患者……
在危難中,在廢墟中,那一片圣潔的白色,使白衣天使的職責更顯神圣。
在這里,白色是生命的顏色。截至6月19日,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里,新疆共向四川地震災區(qū)茂縣派出了3支醫(yī)療防病救援隊,共診治當地傷病員9651人,實施手術59例,轉院32例。
新疆救援隊員們以頑強拼搏的精神奮戰(zhàn)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最大限度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救治著災區(qū)受傷群眾。
直面生死勇往直前 大雨滂沱,余震頻頻,困難重重,新疆醫(yī)療防病救援隊員們星夜兼程,跋山涉水,始終沒有停下救治和防疫的腳步。哪里有傷員,哪里就有醫(yī)務人員;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防疫人員。
地震災區(qū)茂縣縣城到新疆救援隊負責的2鎮(zhèn)4鄉(xiāng)這些路段上,一路上不僅艱苦,更是充滿了危險。經過這些路段時,新疆救援隊員們流淚了。
震撼!震撼!!這是一場多么巨大的災難啊!一路上倒塌的民房不斷沖入眼簾,曲折盤旋的山路上,秀美的風光完全被坍塌的山體、巨大的滾石所掩蓋,道路上坑坑洼洼且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碎石,四處是山體不斷坍塌與道路搶通施工而高高揚起的塵煙。
道路兩旁不時出現在地震那一瞬間被山體掩埋、被巨石砸中的各種車輛,這些車輛面目全非、慘不忍睹,令人驚心動魄……
關于這段路,所有的救援隊員們都不愿意再回憶了,他們只是說,車輛行駛在這些路段上,時刻都在劇烈搖晃;而大小飛石滾落、自己動手清理道路已經是習以為常。
6月7日,自治區(qū)疾病預防中心的駕駛員高永成駕駛著越野車,奔馳在光明鄉(xiāng)至富順鄉(xiāng)的盤山路上,副駕駛的位子上坐著一名救援隊的防疫專家,后備箱里裝滿了富順鄉(xiāng)救援點急需的各類藥品。
穿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這峰巒疊嶂的羌山大地,路途總是顯得那么漫長。高永成估算了一下,大概還有5公里就到富順鄉(xiāng)了。這時,前方出現了一個左轉彎道,高永成熟練地剎車、減擋,越野車穩(wěn)穩(wěn)地駛入了彎道。
一進彎道,高永成便習慣性地向左邊陡峭的山崖看去,而這一眼,令他驚魂出竅:一片密密麻麻的黑點,正從崖頂飛落;伴隨轟隆巨響,黑點越來越清晰,竟是一塊塊巨大的飛石撲面而來!
在這一瞬間,高永成向右猛打方向,越野車擺著尾巴,搖晃著沖向了右側一座民房……尖銳的剎車聲和沉悶的巨石砸落聲幾乎同時響起,煙塵霎時布滿了天空。
5分鐘后,高永成和防疫專家才從車里出來。看看車頭,幾乎挨到了房屋的墻壁;回頭看看,砸向地面的飛石堆得像小山似的,離車不足10米,道路三分之二的寬度已被覆蓋;仔細看看,這些飛石,大的有如飯桌般,小的也有西瓜那么大。
這樣危險的情況,新疆救援隊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他們默默地返回車里,戴上頭盔,拿出鐵锨,快速清理路面,因為在前方,還有很多受災群眾急需著救援……
跋山涉水防病滅病 大災之后必防大疫。
新疆救援隊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們,忠實履行職責,奔赴茂縣光明鄉(xiāng)、富順鄉(xiāng)、土門鄉(xiāng)、東興鄉(xiāng)等6個救援點。他們背負著沉重的消殺滅設備,跋山涉水,走村入戶,全面開展了消毒、殺蟲、流行病學調查、水質檢測與評價等衛(wèi)生防疫工作,共徒步近百個村組,在崎嶇的山路行程數百公里,使這些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防疫與疾病預防工作實現了全覆蓋。
在做好新疆救援隊所轄6個救援點的衛(wèi)生防疫工作之外,救援隊還積極地為地震災區(qū)進一步做好防疫工作出主意、想辦法。
新疆醫(yī)療防病救援隊副總隊長、自治區(qū)疾病預防中心主任符麗萍組織防疫專家,在茂縣南興鎮(zhèn)開展了專干群相結合進行災后防疫的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符麗萍提出,打好災區(qū)防疫持久戰(zhàn),僅僅依靠各救援隊與衛(wèi)生防疫部門遠遠不夠,必須依靠廣大群眾,形成專家持續(xù)培訓指導,干部包干組織實施,災區(qū)群眾人人動手的群防群控體系。
救援隊在南興鎮(zhèn)舉辦了防病培訓班,學員有包括鎮(zhèn)長在內的所有鎮(zhèn)干部,之后是鎮(zhèn)衛(wèi)生院、婦幼保健站的所有醫(yī)護人員、計生干部,還有10個村的支部書記、村主任、衛(wèi)生室的鄉(xiāng)村醫(yī)生、黨員與村民代表等。救援隊在南興鎮(zhèn)共舉辦防病培訓班12次,累計培訓400余人次。
同時,救援隊的專家指導南興鎮(zhèn)制訂了防疫實施規(guī)劃,將10個村的日常防疫工作和消殺滅重點目標實施表格化管理,干部分片包干,按照表格進行防疫工作。專家們帶領責任干部走村串戶,現場演示藥物的配制與糞坑、垃圾、豬圈等的消殺滅操作,共向10個村的受災群眾發(fā)放了價值4萬余元的各類消毒、殺蟲藥品與消殺滅設備。
6月13日,《健康報》刊登了新疆救援隊的這種做法,向全國各地的醫(yī)療防疫隊介紹和推廣。
突出成績的背后,是疾控隊員們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