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一位法國醫生將一個薄筆記本卷成圓筒,以聽清患者心臟跳動的聲音,這個舉動催生出聽診器,令臨床醫學邁進一大步。2016年,聽診器將被一部智能手機代替,醫生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查看地球另一端某個病人的心電圖。這并不是科學幻想,而是正在發生的醫療技術革命。移動技術和健康產業的結合—— Mhealth給健康及醫療產業帶來了巨大變化。美國霍普金斯醫院前心內科醫生Eric Topol在他的新書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將移動醫療列為醫療領域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創新性技術。
幾乎同時,中美兩地的創業者都開始關注Mhealth。
天下“一心”
低成本的手機終端和遍及全球的移動通信網絡,為使用移動技術支持醫療服務提供了基礎,繁瑣的就醫流程將有望因此簡化。
假想一下,當你身體不舒服時,打開手機輸入癥狀,就能查詢可能患有的疾病并咨詢醫生,或直接找到最近的醫院,通過手機完成掛號;當你見到醫生時,醫生已了解了你過往病史,并分析完近期的心電圖、血壓、血糖等多項數據;當你做完檢測,無須再跑去醫院,只要在手機上輸入一個賬號,就可以查詢到所有檢測結果。
在一次TED演講中,Eric向我們展示了這神奇的一幕。在他打開手機的那一刻,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中衛萊康創始人孟宇也按下手機鍵,將自己的心電圖發給一個由多位醫生組成的診斷平臺,十分鐘后,孟宇收到了醫生的回復:“一切正常”。這種展示技術來自CardioNet,一家成立于美國的公司,它通過心電導聯設備和定制電話來監測心率,并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指導,由AT&T 為其接提供無線連接服務。
一切都看上去很美。理論上,一個病人從住院登記、發放藥品、輸液、配液/配藥、標本采集及處理、急救/手術,到出院結賬,都可以借助移動技術優化現有流程。這些優化不僅可以將患者從繁瑣的流程中解放出來,更能減少醫院在病人護理、藥品發放、藥品有效期管理、標本采集等執行環節的失誤。
要讓上面的設想變成現實,需要移動運營商、醫療設備制造商、芯片企業、應用開發商等多個環節的互相配合。梅奧醫學中心正嘗試通過技術手段提升這些環節的效率,國內309等醫院也在推行iPad移動工作站。IBM、微軟、惠普、東軟、用友等傳統IT廠商,以及好大夫、杏樹林、春雨等新興軟件廠商都在為這些改變而努力。
研究機構BCC Research預測,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98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230億美元。在中國,這個數字也將是數十億美元。
聚焦醫生還是患者?
對于硬件廠商來說,在原有的醫療設備上加上移動的功能,如讓血壓計、血糖儀能收集和傳輸數據,其收入仍來自硬件銷售。對于軟件廠商來說,收入來自服務。那么,市場需要怎樣的服務?不同的參與者有著不同的答案。
“移動醫療,醫療是關鍵詞,移動是手段,如果以前的醫療市場沒有這個需求,就算加入移動技術也很難真正有需求。”美國已有的Mhealth案例顯示,病人市場熱鬧有余,但成功的應用不多。究其原因,有體制問題,也有商業模式問題,但最重要的是沒人埋單。如果讓政府或保險公司付費,則必須證明移動醫療比現有醫療手段效率更高、費用更低。要想用數字說話,目前還很難。
不同于病人市場,聚焦醫生的一些移動醫療公司卻獲得了不錯的成長。Epocrates是全美第一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主要為醫生提供資料庫,年營收已達一億多美金。雖然市值不高,但該公司已成為Mhealth領域的一個標桿。但一些以軟件見長的移動醫療公司,還在嘗試圍繞患者開發不同的應用,如孕期日程設計、胰島素劑量計算等。一切都剛開始,一切都在嘗試。
張遇升,“杏樹林”創始人,曾想以孕婦、糖尿病等患者為目標客戶,做病人市場,但后來放棄了。“讓病人掏腰包的方式,無論國外國內均不成熟”,張遇升說,“我認為我對,王航也一定認為他對,所以大家先共同把市場培育起來。十年前在網上買東西很痛苦,現在用淘寶買東西很方便。現在排隊掛號很痛苦,我們嘗試通過移動手段減輕這些痛苦,這不是件很好的事嗎?”
在“院墻”外生長
幾年前,曾有單導聯心電(心電遠程監護中有單導聯和多導聯,在家中使用單導聯較為方便)廠商找到王航,希望共同培育市場。然而,兩個原因促使王航放棄了這個機會:一是難以掌控測量數據的精確性,二是缺乏后續的服務。“沒有相應的服務跟上,就創造不了價值。”
在王航看來,“在移動醫療這個垂直領域里,要想做得深,就需要有專家團隊,首先要保證別出亂子。”但是,一些偽醫生,其給患者的解答居然來自百度搜索,向病患提供著大量不合格的醫療服務。
最新的一個故事是,一家韓國公司正在嘗試用iPhone外加一個外設做血液生化分析。王航覺得,現在醫院里價格數十萬元的血液分析儀器,以及專業的人員與服務,豈能很快就被一個簡單的外設取代?以自佩戴診斷系統為例,涉及材料學、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傳感技術,以及動力工程等眾多學科。
技術的制約固然是一方面,但移動醫療最大的束縛來自體制。目前,國內醫療的核心資源都在體制的“院墻”之內,移動醫療想要取得突破,需要撬動“院墻”內的資源。恰如一位業內人士對醫生的質疑:“醫生開網絡診所政策是否允許、如何收費,一刀切怎么辦?”
調動這些優質的“墻內”資源并不容易。“這不是一個人能做的,需要大家的力量,需要依靠市場去推動最優質的資源。”張銳說。好在從業者們相信,終有一天當他們自己的力量足夠強大時,現有的醫療體制會因此得以部分優化。
那一天或許還遙遠,對于當下的他們,如何確立其在產業鏈上的位置,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才是當務之急。2012年5月,王航將其醫療資源對接給糖尿病、頸椎病等APP開發者;尋找合作機會。
美國代表性的移動醫療公司
CardioNet:主要通過心導聯設備及定制的電話終端監測心率,并提供相關診斷和指導。CardioNet已在納斯達克上市,在美國的使用人群較廣,41%的患者通過這一服務首次發現心臟病問題。
WellDoc:將病人的藥物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血糖以及其他讀數輸入到移動設備,如智能電話、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中,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自動實時的虛擬指導,包括提醒相關測試、藥物、生活方式的調整及膳食建議。WellDoc與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AT&T簽署了合作框架。
ZocDoc:一個讓使用者在線上免費預約醫生的服務,實現基于LBS的掛號和醫生預約,對使用者完全免費。根據它的客戶端,你可以找到所在位置相關的醫生,這個醫生又可以通過保險公司去支付一定的醫療費用。
Text4Baby:美國最大的免費健康提示短信服務項目之一。準媽媽在項目網站注冊并輸入預產期等信息后,可每周收到針對自身情況的提示短信,也可通過短信進行一些詢問。
Medscape:Webmd旗下的在線醫療信息服務供應商,提供醫學專業查詢應用軟件,可查詢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藥物相互作用、副作用等問題,目前已有百萬級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