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美迪醫訊 > 日本開發下一代救護車通信系統 |
日本開發下一代救護車通信系統 【?2003-01-12 發布?】 美迪醫訊
Isao Nakajima先生、Naokazu Hamamoto先生、Atsushi Nakajima先生等分別代表上述的三個機構,他們聯合發表建議書,認為現代緊急醫學中,救護車應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應具備在移動狀況中傳輸實時視頻及影像的能力,使急救醫療中心(Emergency Medical Facility,Triage Center)人員能及時評估病人情況,做好準備工作,并向救護車人員提出恰當的指示。 由他們開發的救護車衛星傳輸系統,能在S、X、Ku、Ka頻帶中工作,以6Mbps的速度,通過Quasi-Zenith衛星系統或HEO衛星,傳輸實時的MPEG-2或MPEG-4視頻信號(見下圖)。 建立法律基礎 為了促進通信技術在醫學的應用,國際電信聯盟設立了ITU-D SG-2 Q14/2遠程醫學工作組,為各中遠程醫療應用進行研究。日本東京大學醫療科學研究所是ITU-D的第一家醫療機構會員,并聯合日本通信研究實驗室、日本國家航天實驗室,集中研究下一代救護車通信系統,以支持遠程醫療。 在日本,技術的合法性一直是遠程醫療發展的障礙,如果一項技術沒有法律的支持,就很難得到普及應用。 為了推動遠程醫療的發展,日本的Director of Health Policy Bureau向全國市長發出通知,為醫學法的第20條條文關于“面對面”診斷的原則作出新的定義,其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 (1)遠程醫療所使用的信息工具并不違反醫學法第20條; (2)遠程醫療是補充“面對面診斷”的工具,其應用限于在穩定情況下的病人,如慢性病病人的復診; (3)遠程醫療需在病人要求下進行,并對病人帶來好處; (4)遠程醫療應該在病人難以進行親身進行的醫療檢查的情況下進行,如偏遠地區的病人或年老的、走路不方便的病人; (5)醫生和病人的責任有清楚的界定,雙方對此也很清楚。 基于這些定義,日本東京大學醫療科學研究所認為,利用通信頻道作為首輪醫療診斷(包括救護車內通過高質量通信頻道的診斷)已經獲得批準,而法律界人士也相信,救護車利用影像傳輸的遠程醫療應用,是有堅實的法律基礎的。這樣一來,就為救護車遠程醫療的開展掃除最主要的障礙。 日本的救護車通信 1993年,日本Ministr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adio Frequencies Adminstration Head把緊急無線系統的頻率,從21個增加為42個,并允許移動電話可以作為病人信息中繼的系統。 但是,移動電話網絡的應用存在很多缺點,并不理想。首先,是其覆蓋的范圍過于狹窄,并不廣泛。其次,其頻道也不多,數量有限。其他短處還包括臨近地區的干擾、大廈及樹木的“shadowing”效果、影像傳輸的帶寬不足等。 與此同時,通過救護車運送的病人與日俱增。1999年,東京的人口為1205萬,而救護車為201臺,年運轉54萬次,運送病人51萬名(見下圖),平均運送時間為1002s,其中8.4%的病人是屬于危殆情況。 日本東京大學醫療科學研究所認為,這8.4%的病人是其開發的新系統的目標病人。根據Erlang的B-方程式,該研究所計算出,在每一個呼叫損失可能性少于0.02,所需的最少的頻道數目為6,因此,日本全國需要64條頻道。 嶄新的服務 12月2日,在香港主辦的國際電信聯盟亞洲地區展中,日本東京大學醫療科學研究所推出了緊急救護車衛星追逐系統和IP為基礎的無線系統的樣機。 在救護車的頂部,安裝了一套小型的、設計簡單的、機械控制的40cm天線,配置連續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定位系統,一套光纖三維回轉儀、象限儀、方位、標高控制的直流馬達系統等,帶諧波驅動機構的減速箱,與無灰差齒輪連成一條輸入/輸出線。 這臺系統可以在S、X、Ku、Ka頻帶中工作,以6Mbps的速度,通過Quasi-Zenith衛星系統、HEO衛星、S頻帶的無線電中,傳輸實時的MPEG-2或MPEG-4視頻信號。所傳輸的數據為IP為基礎的多媒體數據,提供多種信息,如12-lead ECG、SaO2、心肌梗死的心肌回聲圖的視頻影像、自然災害中傷者的受傷情況等。 總結 日本東京大學醫療科學研究所認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況下,在病發的一小時內,注射溶栓劑進靜脈,是有效的做法。 因此,如果能夠通過這臺系統,不管距離有多遠,讓醫生和護士評估救護車中的病人情況,提供進醫院前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就能增加病人的治愈機會,并有效減輕醫療費用的支出。該研究所認為,最少有5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能通過這系統受惠。 該研究所認為,每個國家的情況有所區別,所以這臺系統的進一步開發,除了在硬件方面還要改良外,軟件的開發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每一國家地區的通信環境不一樣,更需要各地的相關機構合作,才能將此技術順利推廣。/**/ 本文關鍵字:
救護車通信系統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救護車通信系統 的新聞《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