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迪醫訊 > 滬上首家二級甲等醫院搬遷報道 |
滬上首家二級甲等醫院搬遷報道 【?2004-06-29 發布?】 美迪醫訊
大雨滂沱。一列長長的醫療車隊,攜病人帶儀器,浩蕩穿越上海市東北角。擁有58年歷史的“上海紡織第二醫院”,從楊浦大橋下搬至中原地區。 6月28日,市東醫院宣布在新址:市光路999號正式開診。 這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紡二”曾承擔了為30萬紡織工人治病解難的任務。這也標志著,一個新使命的到來———“市東醫院”將為新駐地中原地區的20萬居民解決“就醫難”。 風雨搬遷 沒想到百名病人大搬家碰上了這么個日子!風大雨疾。 為了不讓一位病人出現意外,市東醫院的600余名醫護人員全部行動起來:給每一位心臟病人口袋里放上了急救用的硝酸甘油藥;在每一輛救護車上準備了利尿劑、呼吸興奮劑、強心藥、升壓藥等一系列搶救藥品,裝上了氧氣袋、呼吸機、心電機、心腦監護儀、除顫儀等搶救設施;對每一位病人進行“二對一”的全程照護;為了及時將病人從舊病床搬上新的病床,護理部特意想出給每一位病人左手標上舊床位號、右手標上新床位號,讓對口接收的醫護人員在最短時間內一目了然…… 一切妥帖,伴隨著警鈴聲,從上午8點半到11點,106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移到新院。 入住新病房的第一次查房,我們緊跟護士長。70多歲的虞老太患的是風濕性冠心病和全心衰,醫生擔心轉院周折對她身體不利,連退院手續也給她辦好了,老人卻堅持一起搬過來。“救護車單車接送,頂放心了。” 一同搬來的孫老伯,一踏進病房,顧不上還未痊愈的腿傷,拄著拐杖在病房的淋浴室里看個不停,“現在好了,洗澡不愁了。” 比起老醫院,這里的住院條件可謂天壤之別。老病房年久失修,又潮又濕。新醫院里,病房寬敞整潔,嶄新的天藍色床單,橘黃色窗簾,每間還配備獨立的洗浴設施,硬件沒的說。 不單單是這些老病人,“阿拉也不要忒開心喔。”市光四村居委會徐書記對美迪醫療網記者說,殷行街道20萬居民,大多工薪階層,只一家街道醫院,看病難!天天排長隊,從早上等到下午。附近雖有家長海醫院,畢竟是三級甲等,不如區級醫院來得實惠。“市東就是原來的紡二醫院,醫療技術我們信得過!” 周一開業。市東醫院已作出決定,28、29、30日三天,對所有就診病人免收掛號費。 告別“紡二” “上海紡織第二醫院”,當這塊遍是斑駁的牌子被取下,市東醫院與延續了58年的稱呼“紡二醫院”告別,與定居了57年的寧國路告別,也終于與一個時代告別。 那個時代,上海財政的六分之一,由紡織業貢獻。 那個時代,上海50萬紡織工人,只能在紡織局所屬的3家醫院看病。“紡二”所在的楊浦區萬人大廠云集,“紡二”的日門診量,超過6000人。 那個時代,紡織工人看病不帶錢,記賬。年底各大廠到醫院統一結算。 那是紡織業的黃金時代,亦是“紡二”的黃金時代。最早可以追溯到58年前,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第二醫院建院。“紡二”開始只是許昌路上的一個門診部。一年后,“紡二”搬到寧國路,床位30張。現年84歲的老護理部主任郭美霞記憶力驚人。她告訴記者,收治的第一位病人,是紗廠一位被蒸汽燙傷的工人,姓周。 解放后,“紡二”成為華東紡織管理局醫院,后又改為上海市紡織工業局第二醫院。 那火熱的歲月,一幢幢病房建起來了,1953年“紡二”的床位已達530張。郭美霞憶起從前,只一個“忙”字,護士從打針到洗澡喂飯,一手包辦病人生活,“連做手術的都沒有陪護”。那光榮的歲月,郭美霞代表上海進京參加全國護士大會,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晚上看文藝匯演,我就坐在鄧穎超的旁邊……” 即使“文革”中,“紡二”的500多張床位也是床床不空。改革開放后,紡織業更是吃香。靠著紡織局每年撥給的數百萬元財政補貼,“紡二”是全市第一家進口凈化手術室的醫院,第二家引進全身CT的醫院。那時來求診的病人如“過江之鯽”。老院長范廣信說,紡織系統女工多,常常是兩張產床一拼,住三個產婦。那時還專門辟了間手術室專治甲狀腺腫大,一批20名女工,流水線作業一樣開刀。那時,“紡二”的醫生,獎金是同行的兩三倍。 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上海50萬紡織工人至今難忘的曾經輝煌。 鳳凰涅磐? 在沒有空調、門窗破舊的老樓里,院長陳允碩接待了我們。24年在這樓里沒挪過窩的陳院長說,喬遷新址是重生,是鳳凰涅?,是“紡二”屬地化管理的縱深。 作為全國首家屬地化管理的企業醫院,“紡二”6年前脫離紡織系統,建制劃入楊浦區。此時的“紡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上海工業經歷了“壯士斷腕”的生死抉擇,1998年紡織業舉起砸錠大錘,40多萬紡織工人下崗。 “紡二”日門診量從6000人次下滑到600人次,被拖欠的醫療費用達1000多萬元。千余名職工的醫院,一年總收入竟然只有5000多萬元。 醫院宣傳科科長說了一個小故事,那天有位導演突然來訪,說需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病房的場景,跑遍上海灘,就看“紡二”合適。“紡二”落伍至此。 絕處逢生,屬地化管理為“紡二”打開了廣闊的天地。紡織企業外的病人求診來了,中專護校剝離了,區腫瘤醫院并入了,連名字都改為了市東醫院,可叫了半個多世紀的“紡二”,病人叫出了感情,掛了半個多世紀的“紡二”老牌子,醫院舍不得扔。發展的困惑也未能全離“紡二”而去:老化的設備、陳舊的病房、不合理醫療布局造成的過度競爭,再上一層樓,難。 終于今天,為了服務更多的群眾,謀求更好的發展,“紡二”突圍楊樹浦,挺進中原。陳院長告訴記者,新院總投資2億多元,占地24畝,總建筑面積為37095平方米,綠化面積達30%,其中主樓即病房醫技大樓有十四層,門急診樓七層,實行全院計算機聯網。計劃有凈化設備的手術室8間,血液層流室凈化達1000級。新醫院還引進了1000多萬元的腫瘤直線加速器,近500萬元的六排螺旋CT,建立了危重病監護病房,新院將以一流的醫療設備和一流的服務質量,創造新的輝煌。 以人為本 采訪問題:二級甲等醫院整體搬遷,這在上海還是首次,楊浦區為什么“吃第一只螃蟹”? 史京衡(楊浦區衛生局局長):一切為了群眾。楊浦區原有的醫療布局已落后于城市建設的發展。控江路以南是楊浦的舊中心,這里35萬人口有12家醫療機構,其中老年醫院與市東醫院僅距500米。而控江路以北的五角場、新江灣、中原等近年發展起來的地區,60萬人口只有8家醫院。尤其是殷行街道,僅有一家地段醫院,群眾看病很不方便。綜合論證,區政府做出了市東醫院搬遷的決定,既解決了中原群眾的“看病難”,也避免了楊浦南部地區醫院間的過度競爭。 采訪問題:這首開先河的搬遷,經過了多久準備? 史京衡:從2000年起,當時的區委常委會專題研討楊浦區如何整合優化醫療資源,推動衛生改革時,就開始醞釀市東的搬遷。合理布局,科學發展,2003年,區政府將建成市東新院列為當年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我理解,醫療衛生也要依靠“科學發展觀”指導,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 相關背景資料 上海市東醫院是由上海紡織第二醫院和楊浦區腫瘤防治院重新組建的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也是上海市疑難病理會診中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市東醫院醫學檢驗研究中心、上海市神經外科專家快診快治中心及上海市紅十字腫瘤專家咨詢服務中心所在地。1993年被首批評定為國家衛生部二級甲等醫院。
神經內科:區特色醫療專科,科主任為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科室擁有現代化神經電生理檢測及治療手段,對中風病員按不同發病時間作溶栓或其他綜合治療,療效顯著。 呼吸內科:區特色醫療專科,2名醫師為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該科對哮喘病員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立足于哮喘的全年、全程控制與目前治療相結合;對慢阻肺病員緩解期開展計劃治療、呼吸衰竭搶救等,均各具特色。 /**/本文關鍵字:
市東醫院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市東醫院 的新聞《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滬ICP備14001091號-8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