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醫院,業內人士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洋品牌在藥物和醫療器械中都占了主導地位。在醫療器械的高端市場上,“西風壓倒了東風”。有個形象的比喻:我國的醫療器械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寬大的塔基是我國中小型醫院,其設備基本以國產品居多;尖細的塔尖是大醫院,盡管其數量不多,但是占據了大部分醫療器械資源,他們的設備基本是進口的,其中數十家頂尖級醫院的設備幾乎被洋貨壟斷;余下塔中間的醫院則成為中外產品爭奪的陣地。然而君不知,如今國外醫療器械巨頭在壟斷“塔尖”和爭奪“塔中間”的同時,還把目光瞄準了“塔基”。
醫療器械低端市場也面臨著“狼來了”的局面。
高端產品洋品牌獨步天下
在我國的醫療市場,高檔醫療設備基本上是洋貨的獨步天下。
據統計,我國每年要花數億美元的外匯從國外進口大量醫療設備,國內有近70%的醫療器械市場已被發達國家公司瓜分,高端醫療設備市場主要集中在GE、西門子和飛利浦手里。以放射診療設備為例,CT是美國GE公司的產品占優,核磁共振成像裝置主要由德國西門子公司把持,血管造影設備則大多使用的是荷蘭飛利浦公司的產品。
縱觀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省市一級的三級醫院除了一些常規消耗性產品外,主要的醫療器械是洋貨統治的世界;即使是縣區級的二級醫院,也有2/3的醫療器械采用進口貨;只是在鄉鎮、街道一級的一級醫院才多用國產貨。
有關專家認為,造成醫療器械高端市場洋貨一統天下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國產醫療器械自身有著不可否認的薄弱環節,二是國內一些醫療機構迷信國外產品。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新品開發滯后、行業分工合作不合理,在與國外產品競爭中不具優勢。
低端產品市場空間誘人
據了解,今后我國將把建設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作為醫改的“重頭戲”。未來5年,我國農村衛生事業將有長足發展。到2010年,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200多億元,其中中央籌集約70%,其余部分由地方配套。
實際上,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從2004年就已起步。業內人士透露,當年中央投資10億元用于試點,2005年又投資30億元以擴大試點工作,但這些資金基本上用于房屋基建。從去年起,中央財政開
始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鄉鎮衛生院的設備更新和添置。在未來5年中,近200億元的農村衛生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區及東部貧困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其中包括縣醫院、縣婦幼保健機構、縣中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而鄉鎮衛生院則成為支持重點。
那么,如今我國鄉鎮衛生院的情況如何呢?在我國的4萬多家鄉鎮衛生院中,僅有1/3醫療設備情況較好,而其余2/3情況差強人意,個別衛生院還處于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老三件”當家的狀態。鄉鎮衛生院急需改變目前醫療器械裝備水平低下的窘境。這些問題將在“十一五”期間得到解決與改善。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尤其是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設備配置的提升,將催化醫療器械低端市場的蓬勃興起。這對于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
中外企業“貼身肉搏”難免
毫無疑問,醫療器械高端市場國內企業盡顯尷尬之態。在中端市場,跨國醫療器械巨頭則早已虎視眈眈,與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爭奪激烈。
由于價格等方面的優勢,國內醫療器械低端市場長期以來基本上是國內本土企業的天下。然而,隨著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擴容,過去在醫療器械低端市場可以“睡太平覺”的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如今也不能高枕無憂了。在第56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秋季博覽會(醫博會)暨第三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制造技術展覽會上,美國GE醫療集團渠道銷售總經理胡海說:“隨著中國醫改的加快,我們早早做好了加大對中低端市場覆蓋力度的準備。今后國內外廠家不免會來一場‘貼身肉搏戰’。”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權威人士認為:“以前我國醫療資源配置集中在大中城市,這種失衡不但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也制約了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空間。如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必然會促進醫療器械的采購,9億農村人口的需求是市場的巨大潛力。國家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眾多醫療器械企業看到了發展契機。”
現在,跨國巨頭紛紛把目光瞄準中國的醫療器械低端市場。早在2004年6月,荷蘭飛利浦公司就與我國東軟集團合資成立了一家醫療設備研發與生產機構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公司。由合資公司生產出的醫療器械,今后主要銷往中國的西部地區或農村市場,而這也將成為飛利浦醫療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此外,GE公司亦表明將加大今年在中國醫療設備的采購量,從去年的17億美元上升到22億美元。持同樣觀點的還有愛默生,采購的品種也從原來的低科技、低風險產品向高價值產品方面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中國作為他們的采購基地,進一步促進了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
很顯然,在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面前,跨國巨頭絕不滿足于中國醫療器械高端市場的霸主地位,還想蠶食中低端市場。
當然,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并不會輕易將醫療器械的低端市場拱手相讓。更何況,很多國內企業往往不考慮太多的盈利因素,而從薄利多銷的方面著想,以形成多份額、廣覆蓋的優勢。同時,一些嗅覺敏銳的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也看到了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即將擴容而蘊藏著潛在市場,為迎接新的挑戰在作準備。
面對醫療器械市場中外企業難免的“貼身肉搏”,有關專家提出:
——國內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開拓低端市場的重要性。據估計,在2006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上,低端醫療器械占75%左右,遠高于全球45%的平均水平。隨著我國政府對醫療設備的投入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低端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我國有1萬多家醫療器械企業,其中80%是中小型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但是操作靈活,成本較低,有價格上的優勢,因此開拓醫療器械低端市場前景光明。在醫療器械低端市場這塊新大陸沒有被跨國公司占領之前,本土企業一定要搶先出手。
——國內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開拓低端市場的艱巨性。由于農村和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是長期工程,而跨國公司的本土化速度很快,不久他們也會加入該領域競爭。無論如何,目前是難得的機遇。就市場而言,需求必將推動產品創新和營銷思路創新。農村和社區市場點多面廣,配送成本勢必比城市大中型醫院高很多,企業需要一種新的配送思路。在產品升級換代方面,國內企業應致力于生產符合世界標準的低端產品。同時,國家還應加強宏觀調控力度,進一步實行政策傾斜,為醫療器械進入農村和社區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