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迪醫訊 > 東軟醫療軟硬并舉 |
東軟醫療軟硬并舉 【?2009-07-30 發布?】 美迪醫訊
在醫療領域,東軟是個“全能型”選手,它既能生產大型醫療設備,又能提供從公共衛生到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以及遠程醫療的全套解決方案。 在國內醫療業,東軟是目前惟一一個如此“全能”的高科技企業。但是媒體尚無對東軟醫療的全面報道,以至于東軟醫療像個“謎團”,很多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些人不知道作為一個軟件企業的東軟還能生產CT;還有些使用過東軟CT等醫療設備的業內人士,不知道東軟還能提供醫療衛生的全套IT解決方案。 近日,記者采訪到了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盧朝霞教授,希望能全方位解讀東軟醫療,并為讀者呈現一個全面的東軟醫療。 緣起:第一臺國產CT 東軟進入醫療設備領域要追溯到1995年。盧朝霞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早在1988年,沈陽某家醫院花50萬美元進口了一臺CT機,組裝后開機時出了問題,國外廠家的人一直沒有維修好,一直閑置,成了“植物人”。有一天,沈陽衛生部門對外張貼了“招賢紅榜”,試圖將其維修好,而當時的東北大學的兩位年輕教師鄭全錄、李甲遞前去揭了榜,結果花了不到90天的時間就把機器修好了。從這以后,東北大學校領導就提議:“你們能修好CT,那么你們能不能研發和生產CT?” 1990年,東北大學成立了計算機影像工程技術中心,開始了國產CT的研究與開發,1994年6月,由東北大學研制的CT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技術鑒定,但要作為一個產品生產出來再銷售,還有很長的過程。1995年11月,東北大學為了推動一直在校園里孵化的CT科研成果盡快產業化,并解決他們后續發展資金問題,決定將東北大學計算機影像工程技術中心并入東軟。東軟從此開始投入研發力量,最終于1997形成了能夠在市場上銷售的CT產品。 1997年,東軟醫療所生產的第一臺國產CT獲得國家生產許可,成為中國惟一能夠生產CT的民族醫療企業,使我國成為繼美、日、德之后第四個能夠生產全身CT的國家。CT是現代醫院必備的診斷裝置之一,技術含量極高。在東軟之前,全球只有3個國家的6家公司具備CT掃描裝置的研究與生產能力。我國市場被幾個跨國公司壟斷,東軟醫療的崛起徹底打破了上述落后被動的局面。 “東軟對我國大型醫療器械的貢獻就如同通信行業的華為。”盧朝霞如是說:“東軟CT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局面,使CT價格大幅度下降。” 東軟CT率先在業內通過了FDA和CE認證,使中國研發和制造的CT機以及后續研發成功的核磁共振等醫療設備成功出口到美國、歐洲、中東、南美、非洲等5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國產大型醫療設備從無到有、從國內市場到全球市場的質的飛躍。東軟不僅有能力沖破CT等醫療設備關鍵技術的國際封鎖、突破市場壟斷,而且能夠在短時間內、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靠自主創新獲得產業化成功、實現國際化的跨越式發展,并為中國醫療產業國際化發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為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數字醫學影像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建設單位,東軟在CT之后繼續研制彩超、數字X光機、核磁共振等其他醫療設備,目前已具備10大類55種產品。2009年5月26日,東軟自主研發的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裝置)在沈陽研制成功,并獲得了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成為中國第一家能夠生產并面向國際市場銷售PET的公司。 每年,東軟醫療都盛裝出席國際上最大的醫療器械專業展RSNA(北美發射學會年會)以及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作為中國本土廠商,東軟推出的CT、核磁等大型醫療設備引起廣泛關注,已經成為國際和國內醫療市場的重要力量,在大型醫療器械領域,惟有東軟可以與GE、西門子、飛利浦等跨國公司廠商相抗衡。 發展:軟硬并舉 東軟醫療在把硬件(醫療設備)做大做強的同時,醫療軟件也在同步發展,軟硬并舉,力爭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據盧朝霞介紹,東軟醫療軟件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是面向大醫院做HIS。從最初的門診收費系統,發展到后來的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住院管理系統、藥品管理系統、庫房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連數據庫都是東軟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中國醫大盛京醫院是東軟醫療的早期典型客戶,當時東軟用適合的軟件、適合的硬件,為中國醫大盛京醫院架構了一個投資少卻很有效的系統,院長每天都能看到收入情況、經營情況、庫存狀況等。中國醫大盛京醫院也是東軟最忠實的客戶之一,東軟每年都給他們的系統不斷地擴展,增加新的功能。 第二是社保。東軟是在全國最早涉足社保系統的軟件公司之一,早在1994年,東軟就在遼寧省撫順市做社保系統,當時還社保業務還沒有設置個人賬戶,而是由企業統一交費、差額撥付,東軟在對大力業務和政策研究基礎上,設計并開發了第一個面向社保個人賬戶管理的大型數據庫應用系統;1996年,東軟獲得了遼寧全省社保系統,并在河南洛陽市和太鋼、本鋼成功實施社保系統;1999年,東軟作為骨干研發單位參加了“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核心平臺”的研發和項目管理工作。圍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核心平臺”,東軟在社保行業“五險合一”的解決方案涵蓋了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及企業補充養老保險。2000年5月,勞動部推出“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核心平臺”之后,東軟相繼為全國各地上百家社保用戶實施了核心平臺。 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東軟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名列第一,中心城市社保用戶數已達200多家,實施醫保的醫院和藥店數達15000家,其中,中大型醫院有300~400家。 第三是以社保系統推廣應用為機遇,大范圍實施HIS、PACS等信息系統。由于社保的醫療保險系統要和醫院端進行接口,東軟就做了醫院端的系統,這就為東軟醫療帶來了HIS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醫院都購買了東軟的CT等醫療設備,他們要把影像管理起來,這就為東軟醫療帶來了PACS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基于一些偏遠地區醫院客戶的需求,東軟以北京天壇醫院為會診中心,廣泛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讓更多的偏遠地區的醫院客戶享受到一流醫院的資源。 創新:劍指“新醫改” 面對“新醫改”3年內投資8500億元的市場機會,東軟相識而動,并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009年2月,東軟集團針對國家即將推出的“新醫改”政策,成立了跨業務單元和部門的“東軟醫療衛生業務發展中心”,用以協調和推動公司醫療衛生業務的研發和市場工作。4月19日,東軟在深圳“醫療春季會”上,推出了面向“新醫改”的醫藥衛生全面解決方案。東軟此次推出的醫藥衛生全面解決方案以“服務醫改、惠及民生”為宗旨,以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衛生數字字典為標準,形成覆蓋醫藥衛生信息化全過程的系列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解決方案、醫療服務體系解決方案、醫療保障體系解決方案、藥品供應保障體系解決方案,為主管政府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高性能價格比的數字醫療設備、軟件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據盧朝霞介紹,東軟此次發布的醫藥衛生全面解決方案有如下特點:第一,面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推出醫療設備包(CT/CR/DR/數字腸胃/高頻X線機/黑白超聲/心電監護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可以提升基層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能力;第二,面向基層和偏遠地區醫院提供的普及版醫院信息系統、醫學影像系統、遠程會診系統和遠程教育培訓系統,可以提升基層醫院診療能力,基層醫院也能看好病,緩解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第三,推出了符合國家標準的基于健康檔案的信息共享與交換平臺,為建立全國統一的健康檔案提供高可靠性技術支撐;第四,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可實現全民,全生命過程的高質量醫療服務;第五,區域(社區)衛生解決方案,為少生病、易看病、看好病、少花錢提供支持;第六,基礎藥物管理解決方案,對基礎藥物的供應、配送和使用進行全過程監管,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藥品降價帶來的實惠。 據介紹,針對新醫改,東軟在組織架構方面的準備還是比較超前的。首先,東軟在去年就把醫療軟件從原來的政府事業部分拆出來,成立醫療軟件事業部,因為醫院管理系統有其特殊性,與政府其他業務是不同的。其次,把原來隸屬于軟件產品事業部的PACS分拆出來,劃歸到醫療軟件事業部。第三步,新醫改發布之后,東軟在今年5月將醫療軟件事業部并入到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讓醫療軟件、醫療服務與醫療設備和數字化醫院整體建設有更加緊密的結合。 東軟成立的“醫療衛生業務發展中心”,橫跨多個事業部,盧朝霞本人親自擔任此中心的主任。譬如區域醫療衛生業務,它既與政府相關,又與醫院相關,還與電信運營商有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跨業務部門的、綜合的機構來運作。業務發展中心加強了東軟對醫療行業的投入,并統一進行客戶分析、市場運作、解決方案整合以及售后服務。 “東軟看好醫療衛生市場發展前景,同時也看到競爭的激烈,為此,東軟已經在組織、策略、研發和市場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整合了自身在數字醫療設備、醫院信息化、醫療保障、公共衛生等領域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服務實踐,為新醫改方案的實施和落地提供切實的實現手段和技術保障。”盧朝霞說。 本文關鍵字:
東軟醫療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東軟醫療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滬ICP備14001091號-8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