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美迪醫訊 > 第二屆全國心腦論壇 |
第二屆全國心腦論壇 【?2003-12-08 發布?】 美迪醫訊
第二屆全國心腦論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來自全國的百余名心血管病專家、神經內科專家以及內分泌專家出席了大會,就腦卒中預防中的降壓問題、調脂及降糖治療的益處以及卒中后非急性期的降壓治療等展開了充分的辯論。 心血管危險因素與腦卒中減少卒中發生,預防尤為重要 北京安貞醫院流行病學專家趙冬教授和全國腦血管病防治研究辦公室王文志教授談到,近十年來,中國的腦卒中發病率持續上升,每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年死亡病例超過150萬,其流行特點是,死亡率比心肌梗死高2~3倍,腦出血發病比西方國家高3倍。腦卒中已經成為中國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住院的首要原因。 積極降壓、調脂、降糖,預防腦卒中發生 中日友好醫院楊文英教授談到,已經公認高血壓是腦卒中的最重要危險因子,而高血壓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合并癥之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及代謝綜合征更加重了動脈粥樣硬化和腦卒中。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患病人數已經超過2500萬。糖尿病患者44%的死因與高血壓有關,糖尿病較非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提早10~20年,發病危險增加3.8倍。腦血管病變正成為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腦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傅國勝教授在報告中提到,非急性期腦卒中后治療,恰當的降壓是關鍵。為什么要強調降壓治療?已有大量充分的證據支持其益處。首先,腦卒中患者仍然是高血壓患者,靶器官保護需要積極的降壓治療;其次,腦卒中的再發率極高,中國約為1/3,而積極有效的降壓是控制再發率的有效措施。試驗表明,每降壓治療51例即可預防1例再發腦卒中。此外,維持一定的血壓水平,也是保證腦灌注的重要前提。 非急性期腦卒中降壓治療益處與策略 CCB降壓藥在腦卒中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孫寧玲教授做了題為“CCB在腦卒中一級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與地位”專題報告。她談到,鈣離子拮抗劑(CCB)降壓治療的適應證包括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心絞痛、周圍血管病、動脈粥樣硬化。JNC7中對CCB的強制性適應證包括: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高血壓患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那么,以CCB為主體的降壓治療是否能夠降壓達標?是否能夠預防腦卒中的發生?這些問題已經有大量的臨床試驗作為證據支持,而且中國人在國際實驗中的循證醫學證據最多(Syst-chinaSTONEHOT-ASIA)。其中ALLHAT研究顯示,長效CCB氨氯地平長期治療可以使降壓達標,在高危的高血壓患者中使用長效CCB治療可以明確提示其在預防腦卒中的作用和地位,在長期達標治療中與利尿劑比較降低腦卒中的風險7%與ACEI(賴諾普利)比較腦卒中風險降低了22%P<0.05。ALLHAT研究還提示,氨氯地平在所有高血壓患者群中(包括年齡、性別、種族和是否有糖尿病)的降壓效果是一致的。另外,PREVENT 研究結果顯示,氨氯地平在治療36個月后,明顯使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逆轉0.08mm,而安慰劑組則使IMT進展。 非急性期腦卒中降壓治療的策略 上海高血壓研究所張維忠教授談到,目前的高血壓治療強調平穩、緩慢降壓,相對而言,單位時間內降壓越平穩,靶器官保護作用越顯著。對于大部分高血壓病人,血壓降低10-15 mmHg,腦血流并未顯著減少,不同的降壓藥物對血流的影響也不同。一項試驗顯示,血壓降低時,頸內動脈和頸總動脈以及顱內中動脈的血流是增加的,這與我們通常的認識是相反的。對于腦卒中患者降壓即要相信循證醫學的證據,也要重視具體的臨床實踐。可遵循以下原則選擇藥物:1、降壓要緩慢、持久和平穩,最好選用長效降壓制劑,保持24小時的平穩降壓;2、不降低腦血流量;3不加重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4、有降壓以外的心腦血管保護作用,如保護缺血后的腦組織,有利于神經細胞的再生等。從這一認識出發,目前臨床上預防再卒中發生的降壓治療原則應該是:單種降壓藥物小劑量開始;緩慢遞增劑量或聯合治療;血壓控制目標:<140-150/90 mmHg,舒張壓不低于65 mmHg。 本文關鍵字:
心腦論壇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心腦論壇 的新聞《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