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心博驟停前的常見癥狀分析 【?2005-12-06 發布?】 臨床報道
一項研究顯示,在每10例心博驟停病例中有8例是發生在家中,許多患者出現早期警示癥狀。 研究人員說,發生在家中有目擊人的心博驟停中,超過70%的患者事先會有癥狀,且癥狀通常持續15分鐘以上。如果處理了這些癥狀,那么患者存活的機會就可能加倍。 Robin Norris(新西蘭奧克蘭Castor Bay)應用英國心臟病發作研究中的數據,調查了1290例因冠心病引起猝死或心博驟停患者30天的臨床結果,受試者年齡低于76歲。 在家中發生心博驟停的所有受試者中,72%報告在心博驟停前有癥狀出現,如胸痛、喘氣和“感覺不適”,這其中又有70%的患者說這些癥狀的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 該研究組在《Heart》雜志上說:“如果患者及早尋求幫助,他們的生存率將會大大提高,從2%(464例有9例存活)升高到有醫生或醫療輔助人員目擊心博驟停人群的35%(101例患者中有35例存活)。” 如果患者發生心博驟停時沒有目擊人,那么沒有人能存活,在公共場所被人目擊發病的患者中有8%存活到30天。更重要的是,與沒有接受基本生命支持的患者相比,那些由親屬或旁觀者給予基礎生命支持患者的存活率較高,兩組人群分別為2%和8%(P<0.001)。 在一篇有關該研究的述評中,Michael O'Rourke(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St Vincent醫院)說,高死亡率與心博驟停發生在醫院外有相關性,特別是心博驟停發生在家中的患者,這強調了早期治療(應用公共場所的體外心臟復律除顫器)的必要性。 對于家用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應用,他指出:“現在體外心臟復律除顫器的費用不到可植入式裝置(低于2000美元)花費的10%,與高級寬屏電視或家庭娛樂設備的價格相當。” /**/
更多關于 心博驟停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