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抗抑郁藥會增加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的自殺風險 【?2007-03-25 發布?】 臨床報道
根據近期一項大型的、有關抗抑郁藥與自殺風險相關性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抗抑郁藥會增加兒童和青少年嚴重抑郁癥患者的企圖自殺及死亡的發生風險,因此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要求藥品生產商將這一研究結論寫入藥物的注意事項中。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紐約精神病學研究所的Mark Olfson博士是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和他的同事們共對5469例因抑郁癥而于1999~2000年間至少住院治療一次的抑郁癥患者病例進行了分析。鑒于事實上真正實現自殺的事件相對較少,因此在研究中采用了企圖自殺的行為來替代。研究人員先區分了真正實現自殺和企圖自殺的病例,前者共94例(兒童和青少年8名,成人86名),后者共784例(兒童和青少年263名,成人521名)。然后根據患者的一般情況、出院后的隨訪時間、入院治療前是否有過企圖自殺的行為、居住地區、其他藥物的使用情況及是否有精神類藥物濫用等情況,為每一例病例配對了1~5名對照者。分析后發現,年齡在6~18歲的嚴重抑郁癥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在開始抗抑郁藥治療后發生企圖自殺行為的風險是未用藥治療前的1.5倍。此外,在這8名死于自殺的兒童和青少年患者中,服用SSRI類抗抑郁藥的比例也明顯高于他們的對照組(37.5% vs. 7.7%)。但在19~64歲的成年患者中,抗抑郁藥的應用與企圖自殺行為或自殺死亡事件間并不存在相關性。研究人員指出,由于在該項研究中真正死于自殺的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只有8例,且只有病情嚴重者才會服用藥物治療,因此這類患者自殺的傾向也通常較明顯,可能這些因素都對結果造成了一定的偏移。研究人員指出,在臨床上有時的確很難平衡抗抑郁藥能有效改善患兒抑郁癥狀的療效與其增加自殺行為的發生風險間的關系,因此建議在用藥后加強嚴密監護。 /**/更多關于 抑郁癥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