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份于5日提出的研究發現,常見的治療癌癥方法,如化療或放射性治療有可能反過來助長癌細胞擴散。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的亞提加博士的研究指出,老鼠身上的實驗顯示,化療藥阿霉素(Doxorubicin)或者放射線治療后,都會增加TGF-beta值,結果是導致乳癌細胞擴散到肺部。 癌癥專家向來對于癌癥治療上,原發性腫瘤或許會某種程度抑制其它腫瘤的生長,而切除或者消滅原發性腫瘤后,可能反而讓其它尚未被發現的惡性腫瘤增生存有疑問,其中一部份關鍵可能就與TGF-beta這種物質有關。TGF-beta調控細胞擴散,但是也會扮演細胞自體生長因子的負面角色,TGF-beta失去作用后往往會導致細胞自殺性死亡。 老鼠實驗中,移植人類乳癌細胞的老鼠接受放射線或者化學治療后,血液中的TGF-beta值升高,同時癌細胞也增加,然后擴散轉移到肺部;若老鼠接受能抑制TGF-beta的抗體,癌細胞擴散的情況就停止了,若讓老鼠體內缺乏這種蛋白質,這種癌細胞擴散的狀況就完全不會發生。 亞提加說:“于是讓我們好奇的是,由抗癌療法引發的TGF-beta蛋白質是否可以當作腫瘤細胞的生存信號,讓癌細胞能抵抗治療,之后有復發的機會?” 他說,治療后出現較高的TGF-beta值或許可作為評估患者癌癥是否會復發的指標之一。此外,報告也指出,若研發出能阻止TGF-beta的藥物,可能有助于癌癥復發。 亞提加的團隊接下來將研究干擾TGF-beta的藥物是否能提高癌癥患者的存活率,他說,“可能不只是TGF-beta這種物質有這樣的作用”,其它物質,包括某些免疫系統訊號傳導物質都與癌癥擴散與增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