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個聯合研究小組10日宣布,他們發現了“艾滋病病毒抑制者”身體中一種T淋巴細胞的抑制機制,及其與其他人群身體中這種淋巴細胞的主要區別。這項發現將有助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 早在2005年,法國比塞特爾醫院就發現,大約不到1%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十多年后,雖然沒有經過任何治療,但其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數量基本沒有變化,而且沒有發展成艾滋病患者。此項發現引起法國國家艾滋病研究所的重視,并組織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中心及比塞特爾醫院聯合對這些被稱為“艾滋病病毒抑制者”的人進行研究,以期揭開其中的奧秘。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11名“艾滋病病毒抑制者”,他們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史都在10年以上,有的人甚至在20年以上。研究人員首先發現,這些患者的T-CD4淋巴細胞(艾滋病病毒的攻擊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的反應與其他人群無異,這表明他們并沒有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特殊能力,他們確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隨后,研究人員又把注意力轉移到T-CD8淋巴細胞(細胞毒素T淋巴細胞)上。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不同,“艾滋病病毒抑制者”身體中的這種淋巴細胞沒有被艾滋病病毒破壞。研究人員將這些患者身體中的T-CD4淋巴細胞和T-CD8淋巴細胞同時放入試管進行研究發現,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T-CD4淋巴細胞被大量迅速地消滅,而且其中的艾滋病病毒也沒有任何繼續繁殖的痕跡。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還發現,“艾滋病病毒抑制者”身體中的T-CD8淋巴細胞結構與其他人群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重大,可望通過模擬“艾滋病病毒抑制者”T-CD8淋巴細胞的特殊功能,開發出新一代疫苗,提高艾滋病治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