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后出血再探查時間延誤至12小時后會導致不良結果。 劍橋Papworth醫院的Choong CK及其同事研究了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后出血再探查的影響,并探討了時間延遲、12小時內或12小時后再探查的效果。 研究人員對3220名于2003至2005年間接受CABG的患者的前瞻性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他們應用Pearson卡方檢驗、Fisher精確檢驗、Student t檢驗、Mann-Whitney U檢驗或單變量邏輯回歸分析評估術前和手術特征對再探查的影響以及再探查和時間延遲對不良結果的影響,并應用多重邏輯回歸分析進一步評估再探查的預測因素及其對不良結果的影響。 191名患者(5.9%)接受了出血再探查。與未再探查組患者相比,再探查組患者的術后出血量和輸血需要量增多,機械通氣持續時間、ICU居留時間延長,主動脈內氣囊泵(IABP)和血液過濾支持增多,死亡率升高(所有均為p<0.001)。191名患者中有157名(82%)在12小時內接受再探查。12小時內再探查組患者與12小時后再探查組患者相比,ICU居留時間較短(中位數:3天 vs 8.5天,p<0.001),IABP支持較少(22.3 vs 44.1%;p=0.009),死亡率較低(7 vs 29.4%;p=0.001)。兩組的失血量或輸血需要量沒有顯著差異。12小時內再探查組預測的EuroSCORE危險為6.66%,所觀察到的死亡率為7%(p=0.865)。12小時后再探查組觀察到的死亡率為29.4%,顯著高于預測的EuroSCORE危險7.59%(p<0.001)。 Choong等總結認為,需要進行出血再探查的患者出現不良結果的危險較高,如果再探查的時間延誤至12小時后,該危險還會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