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表在《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從食物中獲得或額外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能降低絕經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但對絕經后女性的影響則不明顯。 由哈佛大學Jennifer Lin博士所主持的這項名為“女性健康研究”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于1993~1995年共入選了10,578名絕經前女性和20,909名絕經后女性。入組者在入組時的年齡均在45歲以上,無腫瘤和心血管疾病既往史。基線時的鈣攝入量和維生素D攝入量分別為1021mg/d和353IU/d,在隨訪的10年里,兩組的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相似(鈣:965mg/d vs 1049mg/d;維生素D:332IU/d vs 364IU/d),其中53%的鈣和39%的維生素D從乳制品中攝入,30%的維生素D來自于多種維生素片的補充。最終共有276名絕經前女性(占2.6%)和743名絕經后女性(占3.6%)發生了侵襲性乳腺癌。在絕經前女性組中,鈣攝入量排在前20%和后20%的個體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為0.61(95%可信區間為0.40~0.92,P=0.04),維生素D攝入量排在前20%和后20%的個體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為0.65(95%可信區間為0.42~1.00,P=0.07)。但在絕經后女性組中,無論是鈣還是維生素D都未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風險。體外研究也發現,經鈣劑和維生素D干預的乳腺癌細胞無論是表達IGF-1水平還是IGF結合蛋白3的水平都最高,而鈣劑、維生素D和IGF結合蛋白3都已證明在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過程中發揮了作用。研究人員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鈣、維生素D及IGF水平均會出現下降,這可能是造成鈣劑和維生素D對不同絕經狀態女性的保護作用不同的原因;另外,鈣劑和維生素D對絕經前女性的保護作用可能只有在同時攝入大劑量后才能發揮出來。在該研究中,未能考慮個體通過日照獲得維生素D的量是局限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