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家日前在動物腦部發現一種特殊分子,它可吸引新生的神經細胞,引導它們聚集到需要修補的大腦受損區域。專家認為,這一發現為提高大腦修復技術開辟了廣闊前景。
在相當長時間里,人們都認為腦和脊髓是不能自我修復的。但近年來科學家在大腦中發現了能夠發育成神經細胞的干細胞,此外也有人觀察到成年動物腦部產生新神經細胞的現象。這表明,大腦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
不過,大腦是怎樣“調遣”未成熟的神經細胞、指導它們前往需要修補的地方去呢?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學家最近在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成年實驗鼠腦部一種稱為“生腱蛋白-R”的蛋白質,起到了這種指導作用。
科學家重點觀察了腦部的嗅球區域,這是大腦處理嗅覺的第一站,也是成年動物腦部已被證實能夠產生新神經細胞的極少數區域之一。研究發現,嗅球分泌的“生腱蛋白-R”,能夠將未成熟的神經細胞吸引過來。這些名叫“成神經細胞”的未成熟細胞在嗅球區最終發育成真正的神經細胞。
科學家由此斷定,“生腱蛋白-R”能夠為未成熟的神經細胞“定位”,使它們找到目的地。研究小組首席科學家皮埃爾-瑪麗•勒多說:“這一發現使我們對大腦神經系統的生成有了更深了解。利用特殊分子誘導新的神經細胞聚集到大腦受損區域,這將有望成為治療大腦損傷的重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