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一類稱為“甲殼質酶”的物質與哮喘有關,這進一步顯示哮喘是免疫系統的錯誤反應所致,有利于尋找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蝦、蟹等動物的外殼由甲殼質構成,甲殼質酶可以分解甲殼質。人雖然沒有甲殼,但體內還有6個左右的甲殼質酶基因,它們是進化的殘留物。此前研究已經發現,某種甲殼質酶過多,會引發稱為高雪氏病的脂肪代謝障礙疾病。
據報道,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甲殼質酶還與哮喘患者肺部一種重要的炎癥反應有關。科學家培養出患哮喘的實驗鼠,發現其肺部存在某種晶體,提取晶體并純化后發現,它是一種稱為“酸性哺乳動物甲殼質酶”的物質。
科學家發現,患哮喘的實驗鼠肺部甲殼質酶的水平比健康實驗鼠高得多,在人體內也有類似現象。進一步實驗表明,一種稱為“輔助性Ⅱ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促使甲殼質酶水平猛增,而這種免疫細胞的作用被認為是導致哮喘的關鍵。用血清阻止甲殼質酶起作用,可使實驗鼠的肺部炎癥減輕。
目前醫學界一般認為,哮喘的起因是免疫系統在沒有“敵情”的情況下誤以為有寄生蟲入侵,下達了錯誤的“作戰命令”,上述新發現支持這種看法。哮喘患者體內甲殼質酶過量分泌,可能是因為其免疫系統誤以為體內有甲殼質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