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新使用抗癲癇藥的病人有很小史-約綜合征風險 【?2005-04-24 發布?】 臨床報道
葛蘭素史克公司贊助的一項研究表明,新使用抗癲癇藥的病人有輕度因史-約綜合征(SJS)住院的可能。 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莫肯郝普特(TEN)和同事報告,每1萬名新使用卡馬西卡、拉莫三嗪、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丙戊酸的病人中就有1-10人有SJS或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TEN)的風險。90%的病例發生于開始使用后的頭2個月內。 “幸運的是,這些重度反應極少,相對而言可以預測多發生在治療后的頭2個月內。開這些抗癲癇藥的醫生應同病人交流他們的體征和癥狀,并在最大風險的治療期間進行觀察”,研究人員在發表于4月《神經病學》雜志(Neurology 2005;64:1134-1138)上的報告中建議。他們指出,已發生了與100多次用藥有關的SIS和TEN,但因為診斷的困難及不好估計新用藥物的人數,使得很難正確描述此風險的特征。 為此,莫肯郝普特和同事檢查了德國重度皮膚反應登記處的資料,查出了所有與使用卡馬西平、拉莫三嗪、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丙戊酸有關的SIS、TEN住院病人,然后研究了一種估計新用藥物者發病比例的計算方法。研究者發現,每1萬名新使用上述藥物的病人中有1-10人有SIS和TEN的風險,用丙戊酸的風險小于用其它藥。 “任何一名醫生一生中都可能只碰上1、2名病人,能確定相對狹窄的高風險窗口期可實現早期發現病例”,他們寫道。這些研究者建議,開藥的醫生要告訴病人區別SIS與輕度藥物反應的癥狀,并且在開藥后至少6周內要仔細觀察病人。 /**/
更多關于 抗癲癇藥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