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其他國家,新加坡的優勢一個是語言,一個是結合了西方的優點再結合東方文化做出了自己的模式
文/代瑾
對于中國眾多“醫而優則仕”的醫院管理者來說,去醫院管理培訓機構接受再教育是完成醫院管理干部職業化標準的第一步,國外管理機構對中國醫院管理培訓市場也是青睞有加。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作為一家海外教育培訓機構,以現代醫院管理系列培訓課程作為學院的拳頭產品,自2000年開發至今,已成功舉辦70期,總計近3000位中國醫院院長和醫院中、高級管理人員參加了該系列培訓課程。這種令人艷羨的成績在中國醫院管理培訓市場上也是不多見的。在眾多的培訓機構中,這么多中國醫院的院長為什么偏偏對他情有獨鐘呢?帶著這種疑問我們走訪了親自開發此項課程,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院長楊威榮先生。
鐘情醫院管理培訓
楊院長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從加拿大留學回國后就一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管理學院工作。在國立大學的21年,主要從事企業管理教育、培訓的工作。在80年代初新加坡國立大學決定舉辦面向亞太地區的華文企業管理培訓課程,作為企業管理學院副院長的楊威榮被委任負責這項工作。
然而,也正是負責管理培訓課程這段經歷改變了楊威榮院長的人生軌跡。那是在1995年,西安楊森公司和中國衛生部開發了一個戰略合作項目,把中國的醫院院長送到國外考察、學習和交流,這其中也包括去新加坡當時每個醫院院長班在新加坡的課程和考察都是由楊威榮院長負責的。
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楊威榮院長強烈感覺到中國醫院的院長們對醫院管理知識的渴望,與西安楊森總裁莊祥興先生的一段對話更是引起他對醫院管理教育的興趣。莊先生說:“楊院長,你們企業管理學院辦得這么多的課程,對中國最有意義的就是醫院管理課程!”楊先生感到很奇怪地問:“我們辦的企業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課程也很有意義呀!為什么您只說醫院管理有意義呢?”
莊先生說:“中國醫院把更多的關注放在醫療的質量而不是服務的質量上,如果這些院長們經過培訓,能夠提升觀念,使得中國醫院不再只是重視醫療技術,而是更多地關注管理與服務,受益者將是普羅大眾,我認為這是特別有意義的課程……”
通過華語教學,向中國醫院管理者傳播先進的管理理念,提升醫院管理能力,強化醫院的服務理念,造福中國百姓。楊威榮院長也意識到醫院管理培訓將會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但是,當時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學院的發展策略更趨向于對學術和英語課程的重視,為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業,2000年底,楊威榮院長正式創辦了“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
“FOCUS”是學院的價值觀
中國醫院院長: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是一所什么性質的學院?
楊威榮:我們是一所私立學院,但我們并不是營利導向的。我們的定位是要做一個有特色的而且能夠在知識經濟時代提升醫院與個人競爭力的特色學院。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就是“FOCUS”:F(Faith)代表的是希望,就是我們對我們的事業充滿了美好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給我們的學員帶來更美好的發展前景。O(Openness)代表開放,就是我們是帶著開放的胸懷迎接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挑戰,彼此間也是開放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方面帶著一個開放的心態,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C(Caring)是關懷,關懷社會,關懷個人,我們做事的一個衡量標準,除了讓我們的員工彼此關懷之外,也要關懷到我們的學員、校友以及客戶。U(Unity)就是團隊,要求員工處處發揚團隊精神,團隊里的每一個人,為了做好一件事,愿意盡120%的努力。通過辦這些課程,我們自己的團隊也有很大的提高。在我的學院里,我一直強調學習是團隊學習,工作也是團隊工作。我做為院長,確實感到身邊有一支讓我驕傲的團隊。S(Share)就是分享,把我們美好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不只是和我們團隊隊員來分享,更重要的是和整個社會來分享我們所掌握的一些資源和知識。我也正是運用這種價值觀帶領我的團隊走向未來,開拓我們的事業。
中國醫院院長: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最大的特色是是什么?目前發展的狀況如何?
楊威榮: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在開辦之初就確定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教育和培訓。我們現在設有大專、本科、研究生課程,其中學位課程是與澳洲的大學合作。而在培訓方面,學院除了向企業提供培訓以外,可以說把70%的精力是放在醫療衛生這一領域。這也是因為我在國立大學辦了多年醫院管理課程,對新加坡的醫療領域非常了解,與很多醫療機構一直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常年的合作;同時我們對中國的醫療狀況也比較熟悉,來我們學院上課的已有幾千位中國的醫院管理者,因此開展醫院管理培訓可能更會駕輕就熟。更重要的是我們能深入新加坡醫院,了解總結他們具體的操作與管理,不斷開發醫院管理的最新課程。我們的講師都在新加坡醫院有不同時間的研修與見習,而且其中一半以上有醫學背景。可以說,我們有非常系統的醫院管理培訓課程,并擁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內部講師隊伍。這可能是我們學院最大的特色吧。
講學院發展歷程的話,我們最初是從在新加坡做短期培訓開始的,現在已經擴展到去中國醫院做內部培訓,以及不定期的在中國不同城市舉辦醫院管理課題的公開講座。做醫院內部培訓最早是緣于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的需求,我們才發現這種在新加坡廣泛引用的培訓,在中國也同樣有很大的市場的需求。臨沂市雖是山東的沂蒙山區,但是臨沂市人民醫院院長是一位很有魄力的管理者,他不僅把醫院的中層干部送到新加坡來學習,還要求我們做全員培訓。現在我們的合作已進入了第三個年頭,經過短短幾年的不斷培訓,現在臨沂市人民醫院員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臨沂市人民醫院,無論從床位數和年銷售額均進入山東省醫院的前三位。我們從短期培訓,走向醫院內部培訓,現在又進一步延伸到中長訓。中長訓開始進行是上海青浦區的衛生局局長跟我們聯系,他想派他幾個醫院的中層干部到新加坡學習,深入地了解新加坡醫院的管理情況,這種了解不是臨床方面的,完全是管理方面得見習,當時我們為他們設計了一套完整的項目,課程結束后,學員非常滿意。
通過這一期的管理中長訓,我們讓中國醫院的管理者對新加坡醫院的管理有一種真切的體驗。比如說:新加坡醫院的人事管理是怎么樣的?如何不斷提升臨床品質?平衡積分卡具體是怎么執行的?讓中國醫院的管理者能親身感受新加坡醫院是怎么管理與運營。這已經不再是快速的參觀、考察這樣一個開拓眼界的層次,而是更深入地掌握細節的學習。
中國醫院院長:到目前為止,學院培訓累積有多少人?
楊威榮:迄今,我們學院已經舉辦了71期(這里不包括我曾經在國大組織過的20期),平均每個團人數從25人到50人不等,最大的班有70人,累計已經有3000多位學員。所以在中國,我們有非常廣泛的校友網絡。
“華語+東方”是學院優勢
中國醫院院長:您覺得為什么中國醫院院長到新加坡比去歐美國家學習、交流,可能所獲更多呢?
楊威榮:主要有這幾方面的考慮:第一個當然是語言上,由于我們的課程培訓主要是以華語為主,學員可以和講師、醫院管理者進行深層次溝通,無語言障礙。如果去參觀歐美的醫院,更多的只能用英語交流,在發問、溝通、理解上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方便,這種模式可能只適合英語非常好的院長,而新加坡則不同,這也許是我們在新加坡辦這個課程較大的優勢之一吧。西安楊森也曾組團到世界其他國家去考察,學員的反饋認為最成功的還是在新加坡。倒不是說我們有多優秀,可能是在語言方面比較順暢,會有更好的感受和更多的收獲吧。所以,華語教學一直是我所堅持的,用中國本土的語言對醫院管理者進行培訓更能帶來立竿見影、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就是新加坡的醫療改革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我們和中國在文化上比較接近,所以新加坡能做的中國也應該能做,因為文化差異不大,可是西方國家可以做的在中國不一定可行,可見文化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相對于其他國家,新加坡的優勢一個是語言,一個是結合了西方的優點再結合東方文化做出了自己的模式,而且15年~20年前的新加坡,在公立醫院改組以前,在管理上與現在的中國醫院也有很多相像之處。我個人認為,新加坡醫院的改革與管理經驗,有一些確實是值得中國醫院借鑒的。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的培訓定位是很重要的,我們不只是口頭上講,而是用一種全面客戶經歷的服務理念讓學員感受到什么叫管理。中國醫院院長到新加坡學習,我們讓院長們感觸最深的就是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不只是在醫院的交流中,而是從生活細節上去發現什么是管理,這也是我們自己的課程特色。比如每一期課程,都會有全體學員拍團體照,我們的拍照的流程,每一次都讓中國醫院的院長們感嘆:“這才叫管理!”。
中國醫院院長:教育現在最大的瓶頸是師資,貴學院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楊威榮:有句俗話“給你魚吃不如教你怎么釣魚”。我們做的內部培訓并不是說長期從新加坡帶老師過來,當然開始階段的確是這樣的。現在我們更重要的是采取幫助醫院,培訓內部培訓師,像在山東臨沂市人民醫院經過幾輪的篩選,把有潛力的10位醫院員工強化為內部的10個培訓師,形成內部梯隊。今后他們可以培訓醫院的其他員工。甚至我們在這里建立一個培訓基地,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還可以共同開發周邊地區的培訓。
醫院的改變首先要改變觀念
中國醫院院長:學院做了71期的課程,受訓人數有3000人之多,這在中國醫院培訓市場上是很不多見的驕人成績,那么這么多學員回來后都有一些什么感受呢?
楊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