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迪醫訊 >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藥研發體系 |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藥研發體系 【?2005-07-12 發布?】 美迪醫訊
但在研究開發領域,中國已落后于發達國家20年的水平,企業的研發能力更差,這個距離超過了我國主要工業產品與國際間的差距。主導國際西藥市場的主要藥品中,沒有中國或者發展中國家的產品。 我國實有制藥企業4000余家,但真正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并不多。至目前為止,計劃經濟的后遺癥仍嚴重影響企業研發水平的提高,科研、生產與市場的脫節依然存在。 我國藥物研發機構現狀 國內的新藥研發機構包括四個部分:原國有科研院所、大學學院研究室、醫藥科技開發公司及生產企業的研發部門。目前藥品科研和技術開發主體是政府直屬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一般科研院所承擔了國家的各種攻關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但由于體制問題,往往好的成果得不到產業化。而開發公司則以市場為導向,希望迅速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企業的研發部門主要是為企業服務,研發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技術的改造和仿制上。 目前國內新藥產生的主要途徑是:1.科研單位與制藥企業合作,由制藥企業出資,科研單位研究,共同報批新藥。這種形式是比較常見的。2.科研單位設法完成新藥研制,通過新藥審評取得《新藥證書》后,轉讓給制藥生產企業,獲得技術轉讓費后用于新的研究。3.科研單位除了完成新藥研究報批工作,同時還辦有制藥廠。新產品投產后,銷售額按一定比例返回科研單位,用于支持新的項目開發研究。 由于醫藥工業企業科技開發能力薄弱,只能進行簡單的移植和仿制,產、學、研條塊分割,因此科研成果轉化率比較低,基本談不上根據市場需求或潛在需求進行高效率的研究開發活動。此外,新藥研發的資金投入不足、研發人才的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落后及技術創新意識的欠缺,再有就是體制性因素,都在制約著我國新藥的研發。不少研發機構還在仿制國外的品種,甚至違規操作,互相抄襲。 而許多醫藥企業完成原始積累后,馬上尋找快速暴富的途徑,廣告和上市顯然是暴富的最快途徑,而研發的大量投入是不能暴富的。許多企業對資本運作十分熱衷,而對建立創新平臺沒有興趣。實際上,我國許多新興的制藥企業是有經濟實力建立這種平臺的。如果拿出銷售額的5%,真正用于研發,就是很可觀的,而在發達國家通常是15%左右。 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創新藥物研發體系 進一步完善國家創新藥物研發體系 新技術已成為新藥研發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跟蹤前沿關鍵技術對于研發創新藥物顯得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國多種現代技術已被用于新藥的設計和發現階段,如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已在多個單位開展,并已設計出一些活性較好的化合物;高通量篩選技術已在幾個單位應用;組合化學技術越來越多地用于先導物的發現和結構優化過程,新藥研發是系統工程,建立以企業投入為主,政府扶持為輔,科研單位積極參與的產、學、研合作共同開展藥物創新研究的新藥工程研究中心,將有利于推進我國醫藥研究從仿制為主到創新為主的歷史性轉變。 培養具有高度創新意識的人才團隊 我國要在創新藥的研發和生產上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首先要造就一支穩定的、從事新藥研發開發到產業化各個環節、學科配套、專業齊全、力量雄厚的科研和管理人才隊伍,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從事創新藥物研究開發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具有科技先導意識的企業家群體。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取決于科技實力,而科技實力首先取決于基礎科學的實力。除了有一批優秀的技術人才外,還必須造就一支優秀的管理人才隊伍。在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才能起用優秀的技術人才。 科研院所和企業結合,最終目標企業是創新主體 近期內仍應堅持品種開發以企業為主體,技術平臺建設以科研院所為主體,并以科研院所改制為契機,促進大院大所與大企業的有機結合和重組,優勢互補,集新藥開發所需的技術、人才、資金、管理等要素為一體,形成藥物創新的中堅力量,改變企業技術開發力量薄弱落后的局面。同時,利用政策促進企業的研發與效益的良性循環。最終目標是使企業真正成為新藥開發和創新的主體,加快以企業為核心的新藥開發體系的形成。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王曉良 本文關鍵字:
新藥研發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新藥研發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滬ICP備14001091號-8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