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世界科研最前沿
新奧博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河北省高新企業中絕對是個“小字輩”:成立僅3年時間,擁有員工總共160多人。
然而,新奧博為公司卻創下了令人矚目的奇跡——世界第一臺0.45T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統;世界第一臺超聲光子早期無創乳腺癌診斷系統;世界第一臺進入產業化的磁共振導航介入治療系統;國內唯一的柔性加工機器人系統……
“奇跡,源于創新!”面對世人驚奇的目光,新奧博為人如是說。
自主創新,就是要創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
“如果能得到相關各界的支持,要不了幾年,中國的公司完全可以和日本、歐美等世界上占領導地位的大公司競爭抗衡,成為全球重要的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統供應商,新的產業意味著中國公司將成為數千億美元的醫療器械產業領導者和技術領跑者!”
說這番話的,是新奧博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連建宇博士。世界首臺0.45T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統就是由他領銜設計的。
今年4月,在深圳第55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上,新奧博為公司同時發布了3個世界一流系統的項目:世界首臺0.45T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統、磁共振成像導航介入治療系統和超聲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統,成為博覽會一大亮點。對此,參加博覽會的日立、GE、西門子等國際大公司代表均感到了壓力。
“自主創新,就是要創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2003年,由8位歸國博士創辦的美國博為技術有限公司與廊坊新奧集團聯合成立新奧博為公司。早在成立之初,該公司就給自己定位———重點進行尖端智能化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當時,核磁共振成像,簡稱“MRI”,是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最引人注目的技術之一。這一技術從美國科學家研發成功到現在已有30多年歷史。目前,國內外市場上的MRI產品主要有兩種:一是場強為0.3T至0.4T的永磁MRI;一是場強在1.5T以上的超導MRI,而業內過去普遍認為“永久磁體磁共振成像系統不能突破0.4T的場強極限”。
“但我們只用了7個多月時間就研制出世界首臺0.45T永磁MRI系統。而跨國‘巨頭’GE公司研制此種樣機,也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據連建宇博士介紹,新奧博為開發的0.45T永磁MRI系統,在磁場強度、自屏蔽梯度線圈技術以及高階勻場線圈技術等核心技術上的突破,意味著中國在MRI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
而更讓人高興的是,今年7月,由新奧博為開發的“磁共振成像系統圖像導航介入治療系統”將在北京某醫院試運行。據悉,這將是磁共振成像導航介入治療系統在全球的首次應用。
“圖像導航介入治療技術就是用現代三維影像設備替代人眼,用計算機及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輔助人的腦和手實施手術,可顯著提高手術成功率。”該公司項目經理魏曉健打了一個比喻。這套系統好比給主刀醫生增加了一雙“磁共振成像”的眼睛,手術過程中,機器人“醫生”可通過磁共振成像準確判斷患者病灶切除部位,并隨時監控手術情況,而不是像以往僅憑醫生的臨床經驗,減少了手術的風險性。
正因為始終瞄準世界最前沿,新奧博為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目前,新奧博為技術有限公司已擁有數十項國際和專有技術;這些和專有技術已在國內申請,形成了新奧博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
緊扣市場脈搏,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車間
6月23日,在新奧博為的加工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對一套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進行調試。這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新技術產品之一。
"前幾天,無錫葉片廠剛剛買走了一套系統設備。"新奧博為自動化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曉鳴博士介紹說,去年,該廠就派人過來考察,觀看了機器人現場打磨汽輪機葉片后,他們當即就預訂了一套。像這樣,一套幾百萬元的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該公司今年已銷售了10多套。
"科技成果轉化難!"這是我省乃至我國一個普遍性難題。而新奧博為的員工們,卻從來不擔心他們的產品賣不出去。原因何在?
按照市場需求確定研發目標,讓科研成果真正從實驗室走向車間---這是新奧博為人在自主創新中不變的準則。
就拿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來說吧。新奧博為人在市場調研中發現,目前,國內外復雜幾何形狀工件,如航空葉片、汽輪機葉片、潔具等的磨削拋光工藝都是由人工完成的,不僅加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而且產品一致性難以保證。
針對這一狀況,新奧博為把研發的核心技術定在了柔性加工上,研制開發了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即集工業機器人、執行器、三維測量系統和交互式軟件系統平臺為一體,使裝有柔性加工技術系統的機器人用于復雜三維工件的批量制造加工,解決了機器加工在磨削工藝無法實現自動化的世界難題。
"人工磨削拋光一個汽輪機葉片,需要兩小時,而且廢品率還很高。我們研發的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加工精度達到了1毫米,而且效率大大提高。"劉曉鳴博士給我們做了詳細介紹:使用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后,磨削拋光同樣一個葉片僅需要15分鐘,工作效率提高了8倍,且沒有出現一個廢品。正因如此,該產品一經問世,即受到很多企業的青睞。目前,東風汽輪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無錫葉片廠等都準備購買該設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市場與有形的商品市場一樣,要求產品(成果)適銷對路。"正因為這樣,新奧博為的磁共振成像導航微創冷凍介入治療系統剛剛研發出來,就在國內外引起轟動,眾多知名醫院紛紛前來洽談。目前,第一臺設備已經在北京某醫院完成裝機,7月中旬將全面投入使用。
如今,在地市級以上的大醫院,一般都配有磁共振成像系統,但絕大多數中小醫院因其價格昂貴購買不起。針對這一市場現狀,新奧博為又自主研發了面向中小醫院的0.3T磁共振成像系統,價格一下子降下來了,僅今年上半年就銷售了12臺,銷售量僅次于德國西門子公司,躍居國內第二。
打造創新平臺,更要營造創新環境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需要一個良好的氛圍;鼓勵人才去創新,更離不開一個合適的土壤。
而新奧博為公司不僅為員工打造創新平臺,更努力營造一個創新的環境。
公司成立之初,8位留美博士以自主研發的技術入股,其中技術股在注冊資本中所占比例,達到了國家當時政策規定35%的最高限。同時,公司還在收入分紅分配上制定了向技術股持有者傾斜的政策。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科研人員開展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資金是自主創新的制約瓶頸。"在新奧博為,從來沒有因為資金影響過一天的科研開發。"自動化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曉鳴說,在進行柔性加工機器人系統研發時,需要大量資金從國外購買機器人,一臺機器人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可公司都會很快撥付到位。據介紹,今年公司投入的科研經費將達8000萬元,超過全年預計銷售額的一半還多。
科研資金不夠了,公司馬上解決;技術產業化缺少場地,公司立即騰出地方;科研人員緊張,公司很快面向社會誠招急需人才……
8位留美博士,是新奧博為自主創新的領軍人物。然而,一項世界領先的高科技成果研發,僅僅靠一兩個人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搞好不同層次的研發,公司又"招兵買馬"先后引進14名博士、34名碩士,積極配合他們的科研工作。
劉曉鳴,美國史蒂文森科技大學機械制造博士,資深機器人專家,以超精磨高速光解方法和設備榮獲美國,如今是新奧博為自動化事業部副總經理;吳葛銘,中科大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博士,曾擔綱國家"九五"重點項目科研攻關任務,現任新奧博為醫療儀器事業部研發責任中心應用軟件部經理……一批頂尖的科技研發人才,匯聚在新奧博為的旗幟下。劉曉鳴說,僅他帶領的研發隊伍,企業就給配備了4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3/4的人員搞研發。
不僅僅是因為企業重視人才,留美博士之所以放棄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歸國創業,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廊坊市委、市政府,廊坊開發區管委會為他們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環境。"雖然一個人在這里工作生活,但我感到非常溫馨愉快。"連建宇博士告訴我們,在他們手機的電話號碼簿里,都儲存著廊坊市有關領導的手機號碼,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遇到困難,都可隨時撥打電話。工作之余,市領導還會主動邀他們喝咖啡聊天,聽音樂會。
新奧博為的自主創新還得到了國家、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2004年,公司的智能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被列入國家示范工程,國家發改委撥付研發資金800萬元,廊坊市撥付研發資金100萬元。同時,得到國家科技部200萬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