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雙唑鈉(CMNa)能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療的遠期療效,Ⅲ~Ⅳ期患者生存獲益明顯,耐受性好,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 鼻咽癌是指生長在鼻咽部位的惡性腫瘤,鼻咽周圍的解剖結構相當復雜,外科手術的難度很大,所以鼻咽癌不適合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是鼻咽癌最主要的的治療模式。 中華腫瘤雜志06年12月第12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將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211例初診為鼻咽癌的患者隨機分為CMNa組(A組)和安慰劑組(B組).兩組放射治療方法、程式和劑量相同。采用1992年福州分期標準分期,以CTC2.0標準評定早期不良反應,以RTOG/EORTC晚期毒性標準評定晚期不良反應。中位隨訪時間52個月。所有數據用SPSS 13.0軟件處理,兩組間一般情況的比較用t檢驗,生存率統計用Kaplan-Meier法,預后分析用單因素分析法和Cox多因素回歸模型。評價甘氨雙唑鈉(CMNa)對鼻咽癌患者放療增敏作用的遠期療效和安全性。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劉孟忠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A組患者的3年生存率為88.4%,B組為7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0)。經單因素分析顯示,3年生存率與N分期(N0~186.9%,N2~3 73.8%,P<0.001)、T分期(T1~2 85.6%,T3~479.3%,P=0.014)、總分期(P=0.039)及分組因素(A組88.4%,B組75.2%,P=0.010)相關。A組患者的5年無復發生存率、5年無轉移生存率和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75.8%、74.9%和77.7%,B組患者分別為63.0%、63.0%和62.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分別為0.013、0.022和0.010)。對5年總生存率的亞組分析顯示,兩組Ⅲ~Ⅳ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9),Ⅰ~Ⅱ期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02)。Cox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與生存相關的預后因素為N分期(RR=3.288)、T分期(RR=2.147)和CMNa(RR=0.407)。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CMNa的使用不會增加放射損傷的發生,長期隨訪未觀察到明顯的神經、心臟毒性。 因此可見 CMNa能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療的遠期療效,Ⅲ~Ⅳ期患者生存獲益明顯,耐受性好,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