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小血管 大問題――關注腦小血管卒中防治研究 【?2007-09-05 發布?】 臨床報道
在過去10年中,腦血管病治療和預防取得很大成就,但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顱內大血管卒中研究領域。 顱內大血管主要指那些從頸內動脈起源的血管、Willis環血管、腦表面血管,其直徑通常>0.1 mm。 大血管卒中包括動脈粥樣硬化狹窄、頸部大血管閉塞、動脈瘤破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栓塞。對大血管卒中預防和治療手段很多,如口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卒中、血管介入治療、溶栓治療、動脈支架使動脈瘤閉塞。這些措施可以大大減少卒中損害。 但占卒中1/3的腦小血管卒中的治療和預防并未取得任何進展。小血管卒中指腦小穿通動脈病變引起的卒中,這些血管直徑通常<0.1 mm,位于白質和灰質交界區。常見病變主要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性小血管病和腦淀粉樣變。 然而,腦小血管卒中造成的后果并不“小”。如淀粉樣病所導致的腦出血就非常兇險。另外,小血管病變是“靜息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而“靜息性卒中”是導致認知障礙的重要原因。 該如何應對小血管疾病呢?由于目前治療腦大血管疾病有效的方法,如外科手術或血管內介入治療對腦小血管疾病無效,因此,治療腦小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應為藥物治療,以保護小血管避免損傷。研究者們最近在一些動物模型中發現,腦小血管疾病存在一些介導小血管損傷的共同的病理生理機制,包括血管緊張素Ⅱ、一氧化氮和活性氧族等,這些都可能成為腦保護治療的潛在靶點。 Gould等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研究表明,一種新的分子――Ⅳ型膠原可能參與小血管疾病的發生。Ⅳ型膠原是一種由1鏈和2鏈裝配成的異質三聯體,是腦血管基底膜和其他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Gould等在基因突變大鼠中發現,編碼Ⅳ型膠原的1鏈基因的外顯子缺失會導致Ⅳ型膠原分泌和裝配異常,從而引起一大組小血管疾病。Ⅳ型膠原1鏈基因突變的大鼠在產傷、高血壓、蛋白尿等應激因素出現時,血管非常脆弱。 該研究還顯示,在一些家族性顱內出血、白質損傷、視網膜血管迂曲等患者中,也可存在Ⅳ型膠原1鏈基因突變。但對于非家族性小血管疾病是否與Ⅳ型膠原1鏈基因突變相關,該研究未能提供證據,但此假說值得去驗證。 基底膜不僅僅是血管壁的支撐,而且對血管的營養、細胞黏附及信號轉導均起重要作用。因此,基底膜成分的微小變化均可能是引起小血管損傷的長期風險因素。Gould等還發現,那些存在Ⅳ型膠原1基因突變患者的頭顱核磁掃描顯示其存在廣泛的白質損傷和缺血,這也提示基底膜異常可導致小血管功能異常和出血。 現在,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對腦小血管疾病的損傷機制有了了解,檢測腦小血管疾病的技術也得到了發展,這些都為建立合理生物學基礎的臨床試驗打下了堅實基礎。期望在未來十年,對腦小血管疾病的研究能有較大突破。 /**/
更多關于 腦卒中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