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大腦動態連接機理 【?2008-01-01 發布?】 臨床報道
美國神經認識基礎研究中心科學家稱,他們成功地發現了人類大腦的“動態連接”機理。大腦在“動態”狀態下,神經網能飛速連接,以便更敏銳地感覺和認識外來的刺激。 神經認識基礎研究中心是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和匹茲堡大學聯合組建的。研究人員說,他們關于人類大腦工作的分析,將有助于解釋例如為何人們注意到一種氣味后,大腦就能迅速判斷出該氣味來自何種物質等現象。研究負責人、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學副教授內森?爾本說:“如果你將大腦視同一臺計算機,那么神經元間的連接就是大腦的運行軟件。我們的研究顯示,生物軟件如同一函數,它隨系統接收輸入量的變化而快速變化。” 當人們遇到外界刺激如氣味時,許多神經元開始發出信號。但眾多神經元同時發出信號并非好事,因為這會導致大腦難以準確解釋該現象的成因。此時,大腦會產生側向抑制,在此過程中,受刺激的神經元會向相鄰的神經元發出停止發信號的訊息,從而降低背景噪音,讓大腦方便且準確地識別外界刺激物。 在研究過程中,爾本和同事重點分析了大腦嗅球中產生側向抑制的過程。他們發現,事實上,神經元連接并不是事先設定的,而是針對外界刺激物的特殊模式而發生動態變化。實驗中,他們了解到當嗅球中的興奮神經元以相互關聯的方式發出信號時,就確定了具有特點功能的連接。 研究人員認為,當大量神經元因外界刺激而作出反應時,動態連接加強了側向抑制,濾除掉其他神經元中的背景噪音。于是,大腦能更加清楚地識別刺激物,并將它同其他類似的刺激物區分開來。 爾本表示,動態連接機理解釋了為什么人一進入房間,就能辨別出有花的氣味。而當繼續聞辨時,他能確認的確是花的氣味,甚至能更確切地知道是玫瑰的氣味。爾本同時認為,通過了解大腦這種行為,人們能夠將該機理應用到人腦面臨的其他問題中。 /**/
更多關于 大腦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