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PNAS:成功獲得神經細胞信息傳遞實時成像 【?2009-08-12 發布?】 臨床報道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法(FRET),成功地實現了神經細胞囊泡融合過程的實時成像。這一技術的運用不僅會增進人們對神經系統疾病和病毒感染的了解,還可能有助于開發出治療神經疾病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帕金森氏癥、早老性癡呆病)的新療法。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近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囊泡是裝載神經遞質的微小容器,這種只有納米級大小的小囊是神經細胞彼此溝通的橋梁。囊泡與神經細胞的膜融合,會向周圍釋放神經遞質,從而被下一個神經細胞檢測到,神經信號以此方式進行傳遞。神經細胞的這種溝通過程一旦中斷,會造成多種疾病和精神紊亂,如抑郁癥。然而,目前科學家們對于這種囊泡融合是如何進行的依然缺乏詳細了解。 哥本哈根大學神經學與藥理學系和納米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熒光共振能量轉移的方法。這種方法眾所周知,但研究人員的使用方式卻與眾不同。他們在實驗室中制作出含有熒光供體分子的囊泡和固定在一個表面的含熒光受體分子的細胞膜。只有當兩個不同的熒光分子彼此接近對方時,才會發出熒光,研究人員據此檢測囊泡融合情況。研究人員稱,這種方法可實時判定囊泡的形狀,其清晰度達納米級。 哥本哈根大學副教授迪米特里奧斯·斯塔莫指出,囊泡與膜的聯系接觸是很多重要生理過程的基本步驟。過去一直缺乏有效方法來測量納米級尺度上囊泡融合的實時情況,現在也僅是有可能獲取這個進程的高清靜止圖片,或者是解析度很低的實時影像。而使用這個新方法,研究人員就能以極高的分辨率實時觀測融合過程中囊泡形態的變化,量化囊泡間的接觸區域,判定囊泡的大小和形狀。這有助于研究人員了解囊泡融合過程中的分子特性,為神經系統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前景。
更多關于 神經細胞 信息傳遞 成像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滬ICP備14001091號-8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