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在所有癌癥死亡中有多達20%都與肥胖有關。為此,美國紐約紀念Sloan-Kettering癌癥中心的Hafron J博士及其同事評估了體重指數(BMI)對接受膀胱根治或部分切除術的膀胱癌患者生存狀況的影響。研究人員回顧了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間因侵襲性膀胱癌而接受膀胱根治或部分切除術的300例患者的病理學檢查及醫療記錄。研究中使用BMI的標準WHO定義,即正常體重:低于25 kg/m2;超重:25至29.9 kg/m2;肥胖:超過或等于30 kg/m2。在300例接受膀胱切除術的患者中有288名(96%;根治切除術264例,部分切除術24例)的資料完備,可供分析。BMI分布情況為:34%的患者為正常體重,41%為超重,25%為肥胖。平均隨訪期為53.4個月(中位數:39個月;范圍:1至168個月)。中位總體存活期為43.0個月(95% CI:37.1至58.4個月),而中位疾病特異存活期為82.5個月(95% CI:50.0至127.5個月)。多變量分析顯示,年齡大于65歲、病理學分期、吸煙史和軟組織邊緣狀況是影響總體存活期的顯著因子(p<0.05)。在51%的病例中病理學分期呈器官局限性(低于pT3a)。無論是作為連續變量(p=0.17)還是分類變量(p=0.51),BMI都與疾病特異存活期無關。盡管并不具有顯著意義,但是未校正分析仍顯示在BMI低于25 mg/kg2、疾病呈器官局限性(p=0.08)的患者中疾病特異死亡率較低。研究人員總結認為,盡管在體重正常(BMI低于25kg/m2)和疾病呈器官局限性(p=0.08)的患者中有著疾病特異存活狀況較好的趨勢,但是在BMI與總體或疾病特異存活期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