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生物醫藥園,聚集了這樣一批企業,他們有一流的技術和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惟獨缺少的就是資金。如何得到風險投資機構的青睞,如何更好地融資,成為企業苦苦思索的問題。
海歸聚首生物醫藥園
為了進一步壯大中關村醫藥產業,聚集更多的醫藥人才和高精技術,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于2003年建立了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經過3年的發展,目前園區在孵企業已達50多家。
海歸侯東明長期從事血管組織工程及血管支架的實驗研究與開發工作,并獲得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后以及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后。2005年,他與同伴張建軍合伙創立了北京中孵友信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他們的帶領下,中孵友信很快申報了細胞涂層支架的發明。該項目是繼裸支架和藥物涂層支架之后的第三代血管支架,是國際上最新型的血管支架。
近年來,冠心病人數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相應地,接受介入性治療的病人也會越來越多。據專家預測,5年后,國內血管內支架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目前,美國強生公司和波士頓公司也在加緊血管內支架的研究,他們雖已處于臨床試用階段,但都沒有取得最終的使用權。業內專家在點評侯東明的研究成果時指出,由于國內擁有豐富的臨床醫療資源,只要投入到位,這一產品將很快進入市場,有望成為國際一流的血管支架。“國內審批的速度普遍快于國外,這一新產品很可能會早于或與國外產品同一時間進入市場。”中孵友信公司CEO張建軍自信地說。
王懷丁,曾獲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碩士學位,主修圖書館自動化專業,歸國之后創立了北京華夏網信科技有限公司,并開發出基于Web的集群圖書館管理系統。2006年該公司聯手北京多家醫學團體、醫療單位和企業建起了“21世紀心血管及相關疾病患者注冊與管理工程”的工作網站,為醫院、社區、患者提供了科學高效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此外,由留美博士呈洪流創辦的北京凱悅寧藥業有限公司研制出酶催化制造燃料乙醇新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社會效益。
在中關村生物醫藥園,類似的創業者還有很多,他們不乏國際領先的技術,不乏先進的管理理念,更不缺乏創業的熱情,惟獨缺少的是資金。
融資要過三道檻
當一個企業度過了生存期,步入成長期之后,有無外來資金的支持就成為企業發展的分水嶺,“找錢”因此成為中關村生物醫藥園重點龍頭企業孵育計劃的重中之重。
受國內政策及投資環境的影響,生物醫藥創業企業仍然面臨諸多問題。“生物醫藥企業的生存是非常難的,融資更有問題。”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張澤工不無擔憂地說。
目前,生物醫藥企業融資要跨過三道檻:一是投資機構要求醫藥企業要有活躍的現金流;二是國家政策資金對生物醫藥的支持門檻較高,厚厚的文件和認證把企業拒之門外;三是過于關注企業將來的財稅收入,致使一些企業得不到有效幫助。而事實上,中關村生物醫藥園中的企業正處于投入期,大多數企業仍在做臨床前的基礎研究工作,資金已經非常困難,現金流、GMP認證和財稅收入就更無從談起了。
國內經濟的發展現狀和投融資環境使醫藥企業正面臨三個短缺和兩個過剩,三個短缺是指資金、硬件設施和相關技術的短缺,資金和硬件設施的缺乏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而國內醫藥產業相關技術的缺乏,又制約了企業核心技術的發展。同時,我國的生物醫藥企業存在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過剩,幾乎每個留學人員都帶回了先進的技術和一流的創新理念,但卻缺少足夠的資金使這些技術實現產業化。
“我們要把企業過剩的能力利用起來,達到資源共享,重點突破,同時,還要回避短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張澤工呼吁。
園區在行動
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的發展思路非常明確:強化投融資服務,重點孵化龍頭企業。盡管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環境與企業的需求差距較大,園區內多家生物醫藥企業仍通過引入風險投資和增資擴股等形式進行了融資。
2005年11月9日,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內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并成功融資9000多萬美元。僅用了8年時間,他們便完成了由“科技作坊”到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跨越。
今年年初,北京奧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企業和個人投資600萬元。奧精醫藥成立于2004年12月22日,是一家主營三類醫療器械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依托清華大學材料系在納米人工骨、聚酯尿路內支架、防粘連凝膠等項目上成就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