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藥注射劑發展中遇到的挫折,近百名專家、學者和生產廠家代表參加了首屆中藥注射劑研究論壇,并就中藥注射劑的現狀與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
文/段景濤
8月11日,由中國中藥協會主辦、哈藥集團承辦的全國首屆中藥注射劑研究論壇在哈爾濱召開,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工程院及哈藥集團中藥二廠等近百名專家、學者和生產廠家代表,就中藥注射劑的現狀與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
6月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暫停使用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暫停受理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的各類注冊申請,從而引發了人們對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問題的疑慮。接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了《關于加強中藥注射劑注冊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要求,中藥注射劑注冊將有新的規定,并對已上市的中藥注射劑品種提出了提高中成藥標準行動計劃,完善藥品標準,完善說明書,開展再評價等工作。為了配合政府部門做好上述工作,中國中藥協會召集各方代表專門召開了此次會議。
不良反應隱患
中藥注射劑作為我國獨創的新劑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點,能較好地發揮中藥治療急病重癥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有關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報道卻呈上升趨勢,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標準處處長錢忠直教授在會上指出,據統計,去年藥品不良反應發生共14萬人次,其中中藥占14%,而中藥注射劑又占中藥不良反應中的75%。因不良反應問題,很多醫院已暫停使用中藥注射劑。新華信醫藥咨詢中心曾對10座城市37家醫院的66位醫生做過調查,詢問其對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的評價。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醫生認為中藥注射劑比抗生素更不安全,而且持這種觀點的多為西醫和大醫院的醫生。
與會專家具體分析了中藥注射劑發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國家批準的109種中藥注射劑中,絕大部分都是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審批的,受當時的研究條件限制,工藝水平相對落后,從而給中藥注射劑的發展留下了諸多隱患。
除少量新批準的中藥注射劑外,大部分中藥注射劑有效成分含量不明確,很多原藥材產地不固定,藥材質量不穩定,從而導致注射劑的質量不穩定。除粉針劑外,目前生產和銷售的中藥注射液沒有一個將總成份即固形物納入質量標準。據實驗研究發現,同一品種同一標準,不同廠家生產的注射液其固形物含量差異巨大,最高可差5.5倍,而同一廠家生產的不同批次的注射液其固形物含量相差20%以上,根本無法體現藥品療效。
其次,各個品種的中藥注射劑絕大部分是復方制劑,如目前使用的中藥注射劑有50種都屬于復方制劑,原料藥在3味以上的有34種,超過5味的16種,超過7味的6種,甚至有的多達12味,這些中藥注射劑成分較復雜,并多數為多組分制劑,其中未知的非定量成分占有相當比例,給中藥注射劑的制備和質量控制帶來了很大困難。
此外,很多中藥注射劑并沒有對有害物質進行嚴格控制,這也是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中出現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
質量標準是關鍵
面對中藥注射劑目前存在的問題,與會專家也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
首先,應大幅度提高質量標準,只有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對中藥注射劑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才能帶動相關企業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進,進而促進藥品質量的提高,中藥注射劑這一劑型也才能得以長足發展。而在這方面有些企業已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如哈藥集團中藥二廠生產的雙黃連粉針劑質量控制指標多達21項,有明確的定量、定性指標,并增加了9項安全控制指標,其臨床表現也得到了藥學專家的廣泛認可。
針對中藥注射劑生產工藝落后的問題,北京中醫藥大學制藥系副主任杜守穎認為,加快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是當務之急,如導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之一是注射劑中的雜質殘留、顆粒過大,而微孔濾膜技術、超濾等現代先進技術的應用,就可解決注射劑中雜質殘留和顆粒過大的問題。如雙黃連粉針采用美國密理博高效超濾技術,超過5nm的大分子根本不能進入藥液,從而嚴格控制了雜質及有害物質的限量。江蘇康緣藥業副總經理戴翔翎也認為,在生產環節,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尤其是不斷采用高科技手段以及先進的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環節。
哈藥集團中藥二廠王英新總工程師指出,中藥指紋圖譜是控制中藥注射劑質量較為有效的手段,它的實施將會帶動中藥注射劑的全面進步。指紋圖譜技術是一種嶄新的中藥新藥研究模式,它從藥材、成方入手,通過把握其中有效部位或有效組分的理化特性,直接將化學物質基礎與藥效相結合,既充分吸收中醫用藥理論精華,又蘊含現代藥物活性特征,從整體綜合的角度把握住了藥物作用的針對性,為新藥產生和快速篩選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全面實施指紋圖譜質控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中藥質量評價的科學性等中藥質量關鍵問題,進而建立完備的中藥質量評價體系,從而為中藥走向國際市場、推進中藥現代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其他藥品一樣,中藥注射劑上市前所做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限于動物種屬、受試人群、觀察病種、用藥情況等因素,很難準確預測日后大量用于臨床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對其上市后的安全性進行再評價。只有再評價,才可及時找出產生問題的環節并及時修正,這樣,引起質量問題和不良反應的不確定因素就可減少。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周超凡表示,為避免中藥注射劑因不良反應問題而影響其未來發展,迫切需要從安全性、有效性、處方的合理性等方面對其進行上市后的再評價。
中藥注射劑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在研制、生產和使用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法規的完善和使用經驗的豐富,相信其不良反應也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哈藥集團中藥二廠等醫藥企業代表在發言時也表示,將不斷提高中藥注射劑的科技含量、技術標準,加強產品上市后的再評價和不良反應監測,積極推動中藥注射劑生產的專業化、規范化和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