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社區、農村亟需改變現有的醫療狀況。面對巨大的市場機會,跨國的醫療巨頭們已經開始行動了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GE醫療集團(下稱“GE”)、西門子醫療系統集團(下稱“西門子”)、飛利浦醫療系統集團(下稱“飛利浦”)等世界領先的醫療器械離中國人很遠。但向來以“高貴”、“富有”著稱的跨國醫療巨頭們,卻把目光盯在了我們并不富裕的后院——中國為數眾多的社區和農村基礎醫療市場。
4月初,GE醫療集團在京宣布,今后GE醫療集團將重點關注中國社區和農村的基礎醫療市場。而在GE醫療宣布這一新策略之前,另一個醫療巨頭西門子也啟動了“西門子新農村醫療示范中心”。
飛利浦集團也不甘示弱,在3月中旬舉辦的第二屆“飛利浦醫療科技論壇”上,展示了一批他們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需求設計的中低端醫療產品。
看起來,國際巨頭將中國基礎醫療市場作為未來業務的利潤增長點,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搶灘市場
GE醫療集團影像普及型產品部中國區經理徐暉對《財經時報》透露說,早在兩年前,GE全球總裁杰夫·伊梅爾特來到中國,在拜訪了一些國內的社區醫院之后,就曾對內部員工表示,“中國的社區醫院亟需改變現有的醫療狀況,面對如此緊迫的客戶需求,GE應承擔起改變中國基礎醫療的義務。”
在杰夫·伊梅爾特的一聲“喝令”之下,為了將醫療診斷器械普及到中國的社區和農村醫院,一年多來,GE醫療僅影像業就投入了500萬美元。“如果加上其他產品,如超聲、監護等項目的開發,我們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一年前就已超過了一千萬美元。”
西門子的步伐也不緩慢。2006年九月,西門子宣布,他們將加入“克林頓全球行動計劃”,未來五年內投入1000萬美元,為中國農村地區提供醫療診斷設備、水處理設備和建設資金。如今“西門子新農村醫療示范中心”的建立,也是出于滿足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對醫療需求的考慮。
幾乎與此同時,飛利浦集團總裁兼CEO柯慈雷也公開表態說,飛利浦將針對中國農村醫療市場建立自己的分銷體系,計劃進入20多個中小城市和鄉鎮。
飛利浦醫療系統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金定義稱:“我們不僅繼續保持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也一定會為中國醫療事業的普及和農村醫療做出更大的貢獻。”
按照飛利浦的計劃,2007年在中國的銷售額要達到120億美元。如果僅僅依靠飛利浦原來所定義的沿海城市,顯然很難支撐起如此巨大的銷售業績。相對落后的西部以及廣闊的農村市場或許才是其重中之重。
政策支持
GE的徐暉對杰夫·伊梅爾特所指的醫療現狀有著很深的體會,他曾實地走訪過國內許多社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看到那里有許多醫療設備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舊設備。“我甚至還在那些地方看見了GE醫療上世紀五十年代生產的器械設備。”
而給跨國巨頭們帶來更大機會的,除了市場自身的需要,還有來自政策的扶持。
到2010年,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總投資額將達200多億元,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區及東部貧困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而鄉鎮衛生院更是被支持的重點。
按照徐暉的分析,僅從醫療器械的角度,中國基礎醫療市場與過去幾年相比,其市場空間會翻一番。
“現在全國有1400多家鄉鎮衛生院,按照正常的設備淘汰率,十年就要淘汰一批產品,現在每年至少有14000多家鄉鎮衛生院要更新他們的醫療設備。目前國家對醫療的整體投入比較大,在”十一五“規劃中,僅農村、社區醫療的專項撥款就在500億左右。因此我們預計,在政府新的醫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醫療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會成倍地增長。”
徐暉強調,這方面的增長不僅僅是在機械設備,從醫療衛生實際投入的各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基礎醫療還存在很多大家現在還沒有發現的潛在需求。
本土化
跨國巨頭們在分享中國基礎醫療市場盛宴的同時,還在盡可能地尋求一條快速的通道,那就是和國內的醫療機構進行的合作。
今年4月,GE醫療和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醫療”,600587.SH)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對此徐暉坦言,許多本土醫療機構在基礎醫療方面有著豐富的市場和產品經驗,這些經驗恰恰是GE這樣的外資企業所缺乏的。
“新華醫療一直在為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小醫院等客戶服務,他們對這類醫院的需求非常了解,而這并不是GE醫療傳統服務的客戶群。”
作為國內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商之一,新華醫療每年的銷售額在國內同類醫療設備商中都排名前幾位。
“我們有信心利用新華醫療的機械生產能力,盡快使我們的基礎醫療產品,在保證運用GE核心部件的前提下,使醫療產品國產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能夠實現GE所認可的高質量。”
當然實現合作的前提是雙方的共贏局面。目前新華醫療通過與GE醫療的合作,其所生產的X光機的產量已經得到大大提高。“未來他們X光機產品的銷售量至少會翻2至3倍,通過產品銷量的增加,也會帶動新華醫療的業務量不斷增加。”徐暉說。
外資期待政策明朗
GE(中國)醫療集團總裁陳治曾表示,政府和老百姓共同關注的焦點,就是未來市場的需求點。
按照中央政府的計劃,到2008年,將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村醫療制度。
徐暉對《財經時報》表示,對于外資機構來說,政府的政策導向對市場所產生的作用非常巨大。“如果政府肯在社區和農村醫療上下大力度,他們在為普通大眾解決醫療困難的時候,我們應積極支持與配合。”
保柏公司中國首席代表保羅·葛萊森認為,國家政策對于外資機構如何開展醫療及與醫療相關的保險業務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半年多前,這間英國醫療保險巨頭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盡管去年六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明確,支持相關保險機構投資醫療機構,但對于外資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投資,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
因此在目前醫改政策尚未完全細化的情況下,盡管保柏已對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的1300多家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進行了調查,但最終還沒有確定下來未來可能開展的業務模式,其中也包括今后如何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業務。
保羅·葛萊森表示,他們在中國計劃開展的與醫療有關的業務將是長期的,因此非常希望隨著醫改方案的逐步出臺,在未來半年明確保柏的業務模式。“我們將保持一種靈活的態度,可能會針對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區域,采取不同的產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