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之后,國家發改委對心臟支架等進口植(介)入類醫療器械的價格調整可能再次推遲。
“這次,該行業的外企企業意見很大,因為這樣的限價政策會對他們在華的經營造成巨大影響。”一位消息人士說。
在當今的中國醫械市場上,進口心臟支架的“高價格和高利潤”早已使得患者感到反感。在公認“以藥補醫”的機制下,高價格和過度醫療使得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尤其心臟介入支架的市場規模大幅提高。為了解決此問題,國家發改委出臺了《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該方案原定于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不過,由于企業的普遍反對,至今也未能實施。
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是把意見稿拿回來重新商量,可能要做一些調整,但究竟怎么改還沒有一個明確說法,我們的理解是,恐怕要先擱一擱,至于擱多久,一切都不好說。”
此時,距離國家發改委計劃公布實施備受關注的《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的最后時限已經過去了7個月。
1.降價已成“最后殺招”
心臟介入支架作為一種昂貴而高端的器械,不僅價格讓人難以接受,濫放也成了國際醫學界的普遍問題。
在美國,有統計顯示,近半數不該放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認為:“中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相當一部分放支架的患者被過度醫療了。”據中國醫療外科植入專業委員會的統計,2000年我國心臟介入手術的數量是2萬例,到2011年竟達到了40.8萬例,增長了20倍。
因為植(介)入類醫療器械的“高價格”,醫保無能力支付,需要支架的患者只能自己買單,使得患者不但對企業感到不滿,對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有意見。雖然衛生主管部門一直試圖用招標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各地組織過幾次招標,但是降價效果并不明顯。
作為價格主管部門——發改委只能使出降價這樣最強硬也最直接的“殺招”。2011年下半年開始,為調控植(介)入性醫療器械類產品價格,國家發改委著手制定《辦法》,并在隨后的半年內數次通過協會組織、企業座談等形式向相關企業征求意見。
盡管利益博弈之下意見難以統一,但鑒于以心臟支架等為代表的植(介)入類醫療器械技術難度和風險更高,定價和利潤空間也更大于其他類別醫療器械產品,從安全性和醫療使用角度考慮,送審稿在2012年上半年最終形成,并明確寫明“自2012年7月1日起執行”。
2.價格放開呼聲漸強
從企業渠道拿到的發改委送審稿文件中看到:“醫療器械從出廠(口岸)環節到醫療機構購進環節的價格實行差率控制,最高加價率不超過50%”,并要求以每兩年為一周期報送出廠(口岸)價格,“逾期或者出廠(口岸)價格變化幅度超過10%的,應當重新報送。”
此外,對關鍵的醫療機構終端實際購置價格,文件規定:“醫療機構可在實際進價基礎上加規定差率銷售,所加差率最高不超過5%,所加差價最高不超過500元”且“現行差率低于規定最高標準的,不得提高”。
面對如此嚴格的降價措施,外資醫療器械公司幾乎無一例外地表達了對這一文件實施的擔憂,他們認為,這樣的價格調控無法鼓勵創新,硬性壓制并不可行。
實際上,幾乎就在發改委準備收緊價格的同時,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12版《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中,特別針對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目前的環境提出諸多建議。
其中,制定醫療器械招標的綜合評價制度,適當減輕對價格方面的強調;將重要醫療設備采購的評估權交給醫院運營主管部門等,“價格放開”的呼聲漸強。
3.一再推遲 終將出臺
這并非國家發改委首次對植(介)入類醫療器械產品價格“專項整頓”。
2006年,為解決醫療器材費用高漲的負擔和使用問題,國家發改委曾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價格監測和管理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對如心臟起搏器、導管、支架、人工椎體、人工瓣膜、人工關節等高價值醫療器械的價格進行限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單獨向患者收費的醫用耗材,單位實際進價在500元以下的,醫院加價率最高不得超過10%;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加價率最高不得超過5%;5000元及以上的,加價額最高不得超過250元”,對流通環節的加價限制首次劃出價格“天花板”。
但隨后的事情發展并沒有按照規劃的方向走下去,在2006年至今的幾年內,植(介)入類醫療器材的價格在蓬勃發展的醫療器械行業中依舊搶眼。
也是基于此種現實,發改委再次將這一類醫療器械的價格調整提上日程,并迫切限定了當年年中執行的時間表。
“這一次的思路還是要通過價格監測、發布市場信息等方式,規范企業定價行為,引導企業合理確定價格,并對流通環節加價率進行適當限制。”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長姜峰表示。盡管目前進展并不順利,但姜峰表示,這份文件“重點劃分了六大類產品,最終還是會出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