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意味著從原有形態到現有形態的轉變,而這種轉變,是一種進步。
對于上海市曲陽醫院來說,從2003到現在,短短兩年多時間里,就經歷了兩次改革——從“國辦國營”轉為“民辦民營”,再轉為“民辦國營”,每一次它都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今年“五一”長假后,曲陽醫院正處在新一輪的設施翻新中。面對記者采訪,目睹了兩次轉變的曲陽醫院副院長何端告訴記者,“業績說明一切”。
成立于1989年的曲陽醫院是一家由政府投資組建的二級乙等醫院,其前身是上海市虹口區第一醫院,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519平方米,核定床位200張,在職員工380人。在首次改革前,曲陽醫院的經營狀況并不好,設施老化、行政等級森嚴、分配大鍋飯、醫技水平低下,一系列國有醫療機構的特有弊端,成為了曲陽醫院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其實,曲陽醫院并不是沒有發展潛力,但在轉制前,這些潛力卻受到了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限制,沒能發揮出競爭優勢。何端告訴記者,當時與曲陽在同一區屬同一性質的還有一家江灣醫院,那時的江灣醫院一年業務收入有8000萬元,曲陽卻只有5000萬元。在經營上,曲陽依靠的是國家的財政撥款,要將醫院整體翻新,至少需要國家投入幾千萬元。
曲陽醫院需要的是一條革新的出路,正巧,曲陽碰上了上海第一輪醫療改革。
“上海市整體醫療規劃有一個主體框架,由三甲醫院、各區縣中心醫院和街道醫療服務中心三級構成,而作為二級醫院的曲陽,自然成了主體框架的‘旁觀者’。為此,醫院所屬的虹口區衛生局決定對曲陽進行轉制試點。”何端說。
從2001年起,虹口區衛生局就先后與多家投資公司接觸洽談,直至上海國泰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出現,才讓曲陽醫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國泰是一家擁有雄厚實力的民營投資公司。2003年3月18日,國泰以7500萬元的價格全資接手了曲陽醫院,而曲陽也由一家公立醫院,轉變成為一家非營利性民營醫院。
如果只是單純所有制上的轉變,那么曲陽醫院也許還是走不出經營困境。在國泰入主曲陽后,除了資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帶來了一場“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重組運動。首當其沖的便是建立“董事長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這一新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設立醫院董事會,院長直接對董事會負責。
何端告訴記者,在傳統醫院管理模式中,院長既是醫院的法人代表,也是經營管理者,而設立了董事會后,醫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產生分離,由董事會負責總體決策,院長只行使日常管理權。
改革的另一舉措便是“淡化行政色彩,加強服務理念”。醫院在全市首度成立“醫護人員職能委員會”,類似于一個決策部門,負責對醫療、護理、醫技等方面事務進行評議和決策,同時還對人事部門提交的各類醫護人員擬聘職級資格、首席醫師、護士長等諸多人員進行資格審查。職能委員會的決策報董事會通過后,再由醫療事務部、護理部等多個部門分頭執行。
何端說,以往醫院最大的弱點就是員工缺乏積極性,醫院的經營好壞與己無關,而成立了職能委員會后,弱化了行政等級色彩,吸引全體員工都參與到決策執行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員工積極性。
在業務流程重組方面,“醫療責任小組制度”的實施就大大加強了醫院的服務意識。通常情況下,醫院是按照科室劃分的,而各科室的門診、急診和病區又相對獨立,造成了管理上的不順。醫療責任小組制度則將每個科室組建成條狀結構,將三者連為一體進行整體管理。每個小組都是獨立的醫療責任單位,以首席醫師或護士長為責任人,從病人就診開始,進行門診、住院、出院、隨訪全程跟蹤服務,將責任明確到小組和個人。
“責任小組對本科室的經營目標和服務質量全面負責,考核標準也取決于這兩者的結合。這樣一來,醫院的服務競爭力提升了,同時,也調動了醫護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他們的潛能。”何端說。
如果說,國泰的全資接手是曲陽醫院發生的一次質的轉變,那么,上海復旦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面托管,就成為了曲陽的“二次革命”。
“復旦醫院管理”是一家由復旦大學和九所附屬醫院共同組建的醫院管理公司,它在醫院管理輸出、國際醫院管理合作、醫療品牌建設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這些也正是曲陽醫院最為需要的。
值得關注的是,復旦醫院管理公司是自成立兩年來,第一次正式對外“接單”,卻將目光盯在了這樣一家業務平平的二級醫院身上,其中曲陽醫院靈活的所有制結構和管理方式是吸引復旦的主要原因。
復旦的介入主要以“提升醫療品牌和服務能力”為目的。自3月份起,復旦就著手對曲陽的人才、學科進行重新建設。首先從復旦醫院集團下屬的三甲醫院中,“借”來了好幾位專家,每周在曲陽醫院設診行醫。“平時,曲陽醫院附近的居民要看專家門診,只能跑到三甲醫院,而通過這種人才輸入的方式,卻讓他們花二級醫院的錢,看到了三級醫院的專家門診。”如此一來,曲陽醫院的醫療質量被整體提升,最重要的是,“借”來的專家還帶動了原有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
從去年10月份起,國泰投入了5000萬元的資金用于曲陽醫院的全面翻新,翻新后的醫院將陸續開辟血透、眼科、婦產科等診療中心,這也是復旦醫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學科建設的一大舉措。
在經歷了兩次轉變后,曲陽醫院完全做到了“管”與“辦”的全面分離。而國泰和復旦分別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兩者身份明確,這是社會法人組織和科研院校之間合作共贏的一次大膽嘗試。前者的優勢體現在資金上,后者則體現在業務上,用何端的話說,這是“強強聯合”。
當然,診療中心的建設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何端說,“由于關系到人才引進和優秀醫資力量的常駐,醫院必須加緊制定一套薪籌體系、人員分配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而復旦醫院管理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管理決策者。”
今年3月份,曲陽醫院的業務收入為689萬元,同比增長21.26%,4月份為550萬,增長16.97%。何端用幾個具體的數據總結了經歷了兩次轉變后的醫院發展。對于曲陽醫院來說,第一次改革意味著“好”,第二次則意味著“更好”,因為“業績說明了一切”。
案例解析
李永生 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
機制創新的典范
上海曲陽醫院的改制三部曲——從“國辦國營”,到“民辦民營”,再到“民辦國營”,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現代化管理呼之欲出的一種新型醫院管理模式。
醫院管理是一個多層面的理論概念。上海曲陽醫院的改制不僅將業務管理與經營管理,技術支持與人才培養,外部擴展與國際合作等多種管理機制融入現代管理,而且其醫院文化建設和人才的任用都具有時代精神,從而使上海曲陽醫院綜合實力與市場競爭能力在整體上得到提升,其主要特點凸顯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醫院管理導入市場經營理念。在醫院管理經營決策及一切醫療活動方面,注重以市場調研和分析為依據,使得醫院自身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聯系起來,不斷發掘和創造新的醫療市場,為醫院將來的發展營造更大的空間。
二是注重“資金盤活”的可行性研究。上海復旦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兼管曲陽醫院,是在認真分析研究曲陽醫院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注重的是在兼管后能否提高經濟規模效率,能否擴大醫療服務的市場份額,這對改制后醫院的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是發揮文化“激活”的特有效能。以“無形資產”激活“有形資產”,曲陽醫院改制后,將上海復旦醫院管理的先進思想、科學理念、名牌效應等良好的醫院文化,擴大和推廣到曲陽醫院,從根本上改變了員工的思想觀念,形成一種與時俱進的團隊精神和充滿活力的凝聚力、戰斗力。
四是勇于在管理機制上創新。改制后的曲陽醫院實行“管辦分離”,它有利于社會法人組織與科研院校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同時又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從而保證衛生工作方針的有效貫徹,促進醫療服務工作的健康發展。
(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