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一種新奇蛋白質可影響癌細胞產生 【?2006-11-13 發布?】 臨床報道
細胞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死亡和新生的考驗,這也是人體保持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過程。但是,如果細胞的死亡方式不正確,那就有可能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以色列魏茲曼研究院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奇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對細胞產生影響,使它們選擇對人體有益的自殺方式。 科學研究發現,細胞是以兩種方式自我消亡的:一種方式稱之為“跌落”式,即像葉子從樹上落下一樣。這種方法的基本過程是細胞產生有毒蛋白導致細胞破裂,死亡后的細胞被鄰近細胞“吃掉”。另一種方法稱之為“自我吞噬”式,即細胞從內部將自己吃掉。如果細胞以“自我吞噬”方法自殺,就有可能導致一些疾病的產生,例如癌癥。 在研究中,魏茲曼研究院分子遺傳系主任阿迪?科米奇教授等人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蛋白,它可以影響癌細胞選擇“消滅自己”的自殺方式。這種蛋白實際上是過去已經認知的一種蛋白質的短體形態,在沒有縮短時,通常不能引導細胞選擇“跌落”式方法自殺。盡管這兩種蛋白以不同形式給癌細胞發出自殺指令,但它們都受同一種基因編碼的控制。研究人員發現,正是這些丟失了某些片斷的短體蛋白向細胞發出了使用“跌落”方式自殺的指令,而不是那些遺傳正常的蛋白給細胞發出的“自我吞噬”信號。 研究人員還發現,“自我吞噬”過程基于一種“循環箱”概念。這些“箱子”在細胞中表現為雙膜囊結構,當饑餓和食物缺乏時,這些箱子就開始循環利用細胞內部的一些東西,以提供額外的食物和能量。但是在一定環境下,如果“循環箱”運轉過度,就會導致細胞自己吃掉自己,直至發生細胞死亡。 使研究人員感到疑惑的是,觀察到的“自我吞噬”過程究竟是細胞的自然生存機制,還是細胞自我毀滅的重要因素?為回答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凍結了兩種基因的活性后發現,通過凍結基因可以減少“自我吞噬”現象發生,細胞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增強。 細胞體內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自殺機制呢?科米奇認為,“自我吞噬”實際上是癌細胞的一種自我備份,以免在“跌落”過程中消失。 /**/
更多關于 癌細胞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