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會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2007-09-24 發布?】 臨床報道
據近期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2項大型、長期前瞻性隊列研究,非空腹甘油三酯的升高會增加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第一項研究是由Herlev大學醫院的Borge G. Nordestgaard博士所主持的。他和他的同事們發現,非空腹甘油三酯高于442.5mg/dL的女性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約是非空腹甘油三酯低于88.5mg/dL者的16.8倍(多因子校正后的HR為5.4);對男性而言,HR為4.6,多因子校正后的HR為2.4。同樣的,無論男女,心肌缺血性疾病和死亡事件都隨著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在女性似乎更明顯,男性和女性在校正年齡因素后的心肌缺血事件HR分別為2.9和5.9(多因子校正后的HR分別為1.5和2.6),死亡事件HR分別為2.0和4.3(多因子校正后的HR分別為1.8和3.3),P<0.001。 第二項研究是由波士頓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Paul M. Ridker博士所主持的。共選取了于1976~1978年居住于哥本哈根的7587名女性和6394名男性入組,年齡為20~93歲,平均隨訪了26年。根據入組時的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分為88.5-176.1 mg/dL、177.0-264.6 mg/dL、265.5-353.0 mg/dL、354.0-441.6 mg/dL和?442.5 mg/dL組。他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校正了膽固醇、HDL和胰島素抵抗等因素后,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強有力因子。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餐后2~4小時檢測的甘油三酯水平對于心血管事件的預測性最強。 研究人員指出,之所以關注非空腹甘油三酯水平主要是從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出發,餐后富含甘油三酯的殘留脂蛋白可穿過內皮細胞層后停留在內皮下間隙,從而成為泡沫細胞形成的主要成分以及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標志。通過這兩項研究不難看出,甘油三酯水平在150~1000mg/dL會顯著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性事件的發生風險,因此有必要對血脂代謝紊亂(包括高甘油三酯、低HDL-C及出現小而致密的LDL-C)的患者進行強化、全面的降脂治療,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藥物治療都是必須的。 /**/更多關于 心血管事件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