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臨床報道 > 正文 |
胰島素分泌及胰島素敏感性選擇降糖藥物的臨床研究 【?2007-10-13 發布?】 臨床報道
基于糖尿病病理生理變化正確評估的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紊亂。瑞格列奈及格列吡嗪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相胰島素分泌及真胰島素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并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二月第二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按照精氨酸刺激試驗的結果,將322例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一相胰島素分泌正常組和低下組,將前者隨機分配至瑞格列奈、羅格列酮及二甲雙胍治療組,后者隨機分配至瑞格列奈、羅格列酮及格列吡嗪治療組。評價糖尿病病理生理變化對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指導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包玉倩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1)各藥物治療組,用藥后3個月、6個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較基線明顯降低(均P〈0.01)。治療后6個月HbA1C控制理想的總體達標率為63.5%。(2)在一相胰島素分泌正常組,羅格列酮治療后血糖校正后的精氨酸試驗胰島素曲線下面積(AUC)明顯增加,胰島素原顯著減少(P〈0.01),二甲雙胍治療后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較基線顯著降低(P〈0.05)。 (3)在一相胰島素分泌低下組,瑞格列奈或格列吡嗪治療后的精氨酸試驗的2、4、6min真胰島素均值與空腹真胰島素的差值(△TI)、血糖校正后精氨酸試驗的結果(ATI/PG)、AUC及真胰島素(TI)明顯增高(P〈0.05或P〈0.01),羅格列酮組治療后的ATI/PG與AUC顯著增加,而HOMA―IR及胰島素原較治療前明顯減少(均P〈0.01)。 因此可見(1)基于糖尿病病理生理變化正確評估的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紊亂。(2)瑞格列奈及格列吡嗪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相胰島素分泌及真胰島素水平。 (3)羅格列酮不僅可以增加機體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胰島素原的分泌,尚可改善一相胰島素分泌低下者的一相胰島素分泌功能。 (4)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主要與機體胰島素分泌功能的改善及胰島素敏感性的增加有關。 /**/
更多關于 胰島素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 ![]() ![]()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