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V期患者普遍存在高AOPP血癥和血管鈣化,血AOPP水平與血管鈣化密切相關。這可能與AOPP直接誘導動脈平滑肌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有關。 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進行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在此階段中,除了水與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外,由于代謝產物在體內大量潴留而呈現(xiàn)消化道、心、肺、神經、肌肉、皮膚、血液等廣泛的全身中毒癥狀。 中華腎臟病雜志四月第四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取50例CKDV期患者為尿毒癥組,10例腎功能正常的胸腺瘤患者作為對照組。測定血AOPP、鈣、磷、甲狀旁腺激素(iPTH)水平,同時分別取橈動脈和同級別的胸廓內動脈做組織學檢查。體外用次氯酸處理的人血清白蛋白(AOPP-HSA)作用于主動脈平滑肌細胞(HASMC),以單純人血清白蛋白(HSA)培養(yǎng)基和常規(guī)培養(yǎng)基作為對照,RT―PCR法檢測核結合因子α-1(CBFα-1)及骨橋蛋白(OPN)水平。研究CKDV期患者血中高級蛋白氧化產物(AOPP)水平及其與動脈鈣化的關系,并探討AOPP可否誘導動脈平滑肌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腎內科游懷舟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CKDV期患者血漿AOP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90.22±55.88)μmol/L比(35.79±4.31)μmol/L,P〈0.01]。50例橈動脈標本中44例有OPN沉積于中膜(88%),其中24例有明顯的鈣化(48%),對照組無一例有OPN沉積及鈣化。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血清AOPP水平與橈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r=0.691,P〈0.01)及管壁/管腔比值(r=0.354,P〈0.05)呈正相關。血管鈣化程度與AOPP(r=0.791,P〈0.01)、血清磷(r=0.602,P〈0.01)、iPTH水平(r=0.549,P〈0.05)呈正相關。體外試驗顯示AOPP-HSA可誘導HASMC表達CBFα-1和OPN,而單純HSA無此效應。 因此可見 CKDV期患者普遍存在高AOPP血癥和血管鈣化,血AOPP水平與血管鈣化密切相關。這可能與AOPP直接誘導動脈平滑肌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有關。/**/